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12章 形勢喜人

無線電子書    我只想當一個安靜的學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我就是跟盧教授您交流交流,這些樣本數據給一份我吧,謝謝了。”

  沈奇拿到數據后,在盧教授的指導下,操作射電望遠鏡捕捉銀河系NGC3115和NGC4258的射電信號。

  NGC3115和NGC4258的質量分別為太陽的20億倍和3600萬倍,它們最早被哈勃望遠鏡發現,是銀河系內著名的黑洞。

  天文工作者剛接觸射電望遠鏡時,都會拿這個兩個黑洞練練手。

  射電信號描述了人眼無法看到的事實,合成孔徑成像所顯示的黑洞和科幻片中的黑洞截然不同。

  NGC4258在地球上的成像是一團黑乎乎的烏云,其脈澤源的軌道速度作為運動中心距離半徑的函數是已知的,包圍黑洞的圓盤有些扭曲。

  “科幻片里的黑洞都是藝術化處理,而天文學家眼中的黑洞是一堆數據。”沈奇完成操作,和盧教授告辭,帶著數據回燕大了。

  有了數據,就可以編寫科普性文章。

  “從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提出黑洞視界和它的熵成正比之后,黑洞熱力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對于黑洞熵的起源問題還不清楚。”

  “為此人們提出了各種求黑洞熵的方法,比如布里克沃爾方法及之后改進的薄層模型,弦理論和單圈量子引力理論等。”

  “對于黑洞熵的研究,必須考慮到黑洞的量子效應,即當黑洞吸收和輻射粒子時須考慮海森堡不確定原則。”

  “關鍵的問題是,在黑洞這種強引力場中必須對原本的海森堡不確定原則進行修正,本文在大量觀測數據的基礎上,修正如下…”

  經過計算,沈奇推導出黑洞熵的一個修正式:SE(12α2lp2β2/l28Qβ2/πl2)Sα2lp2π/4lns…

  最終結論是,本文中的黑洞熵修正式適用于大尺度的理論,與弦理論得到的很多結論保持一致。

  相比于GUP(廣義不確定關系),本文的黑洞熵修正式適用范圍更大,對于擁有單視界及非極端內視界的黑洞均有效,并可對復雜時空的黑洞熵進行修正,這為我們更進一步了解黑洞內部運行機制帶來一些可供參考的依據。

  “挺科普的,大部分讀者應該能看懂。”沈奇寫完這篇黑洞科普文章,喊楊定天來主任辦公室:“定天,你本科專業是天文學,我寫的這篇文章,你能看懂嗎?”

  楊定天看了半個小時,點點頭說到:“能看懂個七七八八。”

  “好的,你去忙吧。”沈奇心中有數,然后修改這篇黑洞文章。

  本科是天文專業的學霸楊定天只能看懂七七八八,那不行,還是太深奧了。

  沈奇簡化數學物理推導計算過程,增加文字性描述的科普內容,再給楊定天看了一遍。

  這次楊定天全明白了:“所以沈教授是支持弦理論的。”

  “當然支持,弦理論的大佬是我的物理導師。”

  “威騰是你導師?”

  “是的,所以威騰是你祖師爺。”

  “這太讓我振奮了。”楊定天發現自己原來師出名門,威騰、沈奇比他之前的碩士生導師常教授牛逼了不止一條街。

  沈奇將這篇黑洞熵的文章投去《科學》,沒過多久,《科學》刊登了這篇文章。

  系統:“新成就!宿主在《科學》上發表物理論文一篇,基礎獎勵5萬點學霸積分,乘以該期刊IF值41.346,最終獎勵2067300點學霸積分。結余29893918點學霸積分,請宿主確認。”

  可以,這很《科學》,沈奇以短平快的方式刷了篇《科學》論文,收獲兩百多萬學霸積分。

  再接再厲,通過不同的數學處理方式,沈奇又完成了一篇黑洞相關的科普文章。

  “黑洞吸積及噴流的形成被認為是尺度不變的,黑洞吸積的基本面關系可以由黑洞質量、射電/X射線光度組成的經驗公式來表達。”

  “在南港理工大學天文觀測站的支持下,通過大量觀測數據,本文計算得到一個新的黑洞活動基本面關系表達式:dL(z)c/H0(1z)∫[ΩΛΩm(1z’)3]1/2dz…”

  “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了由X射線/射電光度與質量所組成的黑洞基本面關系式具有高度統一性,為我們對黑洞的后續研究帶來一些新的思路。”

  沈奇將第二篇黑洞文章投稿給《科學》,此時距第一篇黑洞文章發表過去了不到一個月。

  《科學》編輯部高度重視沈奇在短時間內接連投稿的情況,他們安排一位經驗豐富的編輯直接與沈奇聯絡,這位編輯啥也不用干,就負責和沈奇溝通交流。

  這位名叫克萊頓的編輯通過郵件和沈奇取得聯系:“沈教授,今后你給《科學》投稿,不用通過投稿系統,直接發給我就行了。實際上你已經在《科學》上發表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地震模型,另一篇是剛被收錄的黑洞熵。我在昨天又收到你的一篇文章,同樣是和黑洞相關,所以沈教授打算寫一部黑洞系列?”

  沈奇回復到:“親愛的克萊頓先生,我的黑洞系列一共有兩篇文章,之后還將陸續撰寫其他系列,以盡到一名科普物理學家的職責。感謝你的支持。”

  一周之后,沈奇的黑洞系列第二篇文章《新的黑洞活動面基本表達式》刊登在《科學》上。

  即便沈奇再能編,同一版數據他最多寫出兩篇不同的科普論文,兩篇黑洞文章一共帶來4134600點學霸積分的收入。

  沈奇在短時間內連發《科學》文章,并且發的都是和天體物理、宇宙學相關的文章,再具體一點,兩篇文章都和黑洞相關。

  這引起學術界的關注了,沈奇到底想干嘛?

  973項目主管領導找到沈奇,詢問到:“沈教授,你不是在集中精力攻克凝聚態物理項目嗎?怎么最近對黑洞如此關心?”

  沈奇解釋到:“領導,973的凝聚態物理項目我沒停,并且進展順利。我發的兩篇黑洞文章屬于科普性質,我自籌資金來搞定,不會占用973項目的任何資源。”

  領導就是問問,也沒說什么,畢竟連發《科學》文章是不錯的科研業績。

  與此同時,蕭俊龍的《莫蘭集的研究》發表在《倫敦數學會雜志》上,這份期刊是數學界比較出名的一家,知名度僅次于四大期刊。

  沈奇數理研究中心在本年度前兩個季度的形勢喜人,數學、物理雙線開花。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無線電子書    我只想當一個安靜的學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