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1章 囊中羞澀

無線電子書    在七扇門當差的日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武三郎是兩日前失蹤的,由于背景調查之事一直卡在了諸葛燒餅那里,他的入職一直沒有解決,這段時間我讓他給江南、劉三斤幫忙弄各大門派備案一事,倒也勤勉。{隨}{夢}小說щww{suimеng][lā}

  我讓他來江湖司,主要是看中了他嫉惡如仇,而且有俠肝義膽,這一點在處理金陵流民和松江生絲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按江南所言,失蹤當日他們準備去漕幫辦門派備案,辦完之后,幾人準備去喝酒,結果被人攔住,那人跟武三郎說了幾句話,武三郎跟江南交代了兩句,就跟著對方走了。

  本以為他辦完事會回來,誰料一去就再也沒有了音訊,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劉一手利用他爹在金陵丐幫的關系尋了兩日,始終沒有了下文。

  張幼謙問,他都五十多的人了,就算離開也該知會我們一聲,怎么不聲不響的就離開了?有沒有可能是被綁架了?

  我分析道,不無可能,最近我們推行備案制,各大門派雖表面上比較配合,但私下里的意見也不小。他們不敢對我們動手,把目標轉移到武三郎身上,也不是沒有可能。

  張幼謙道,我這就起草尋人告示。

  我點頭道,就算將金陵城翻遍,也要把武三郎找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尋人告示寫完,我簽上名字,吩咐江南遞到諸葛燒餅那里,按照朝廷流程,要諸葛燒餅簽字之后才能正式加蓋官印,滿城通告。可是告示到了諸葛燒餅那,又被退了回來。

  得知此事,我也坐不住了,帶著告示去找諸葛燒餅。諸葛燒餅正在處理一些公文,案頭上擺著一本書,正是《八卦周刊》近期刊印的一本《冥山傳說》,我心說想不到還對這種俠義小說感興趣。

  諸葛燒餅低頭不語,我倆人坐在一旁等他處理文書,茶水換了幾次,他才問道,蘇捕頭、張捕頭,不知你二人來找本官何事?

  我將尋人告示遞了過去,說我們江湖司有個兄弟失蹤了,我們想發個告示尋找線索,江南說大人沒有簽字,所以特來請大人指點一二。

  諸葛燒餅皺了皺眉,說這武三郎不是還沒有入職嘛?

  我心說要不是你卡住背調報告,他的入職早就辦完了。口中卻道,話雖如此,但武三郎這段時間一直在江湖司幫忙,算是半個江湖司中人。

  諸葛燒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連忙上前,將茶杯斟滿,道,還請大人通融一下。

  諸葛燒餅瞇著眼,說蘇捕頭來金陵也將近半年了,也知道失竊、失蹤和失足這三失乃公門中的三大難題,尤其是人口失蹤,每年都有幾十起,像這種案子,耗費人力物力不說,基本上也沒有成效。若要張貼告示,那就算正式立了案,若到年底無法解決,上級考核咱們破案率時,難免有些難堪了。

  我心中一陣火氣,諸葛燒餅遲遲不肯立案,竟是為了考核指標。

  金陵六扇門的破案率在朝廷中排名名列前茅,很多案子都是先破案再立案,或者如松江府羅有道那樣胡亂找人替死結案,這樣做數據上好看,但我卻不敢茍同。

  我說怎么說都是咱們六扇門自己人,諸葛總捕頭這么做未免讓做下屬的有些寒心了吧。

  諸葛燒餅搖頭道,蘇捕頭,咱們是大明的官員,做事要考慮民心、考慮百姓,咱們六扇門花的每一個銅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啊。

  我見狀他滿口官腔就是不肯松口,我憤然而起,說既然如此,那我們江湖司自己來找人好了。

  諸葛燒餅點點頭,這就對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回到江湖司,張幼謙連問辦的如何了?我覺得有些窩火,伸手將茶杯摔碎,說六扇門不給貼告示,咱們就發懸賞令,我就不信找不到武三郎。這銀子,還要麻煩你來出一下了。

  張幼謙說死太監那一萬兩銀子還在這里呢,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人提供線索,核實后賞銀一百兩,找到武三郎,賞銀一千兩。

  我點頭道,就交給劉一手去辦吧,他們丐幫人多。對了,讓江南把武三郎的背景調查謄一份給我。

  沒多久,江南拿來了武三郎的背景調查報告。

  武三郎,男,五十一歲,山東東平人,其父武四六,乃東平縣形意武館拳師,家中行三。景泰十七年,考過武舉,未中,后東平遭匪患,大兄遭人毒害,二兄在梁山落草為寇,跟其父舉家南遷至松江府,遂在松江府務農。

  這份履歷中規中矩,唯一的污點就是二兄曾落草為寇,應是這個原因才讓他無法通過政審。看來諸葛燒餅不簽字,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六扇門選拔人才也都非根正苗紅,當年十三鷹之中,就有不少在加入之前,曾是江洋大盜。

  如今人已失蹤,這個背調之事只能暫時擱置,不過若有機會,還是想辦法給他抹去這個污點。

  三日后,整個江南武林都知道了這個懸賞令。一時間,各種線索紛紜而至,有的說武三郎在揚州出現過,也有人聲稱在鎮江見過此人,但一番調查之后,卻都是一些空穴來風。又過了半月,仍然杳無音信。然而我們并未死心,我讓江南放下手頭工作,全權負責追蹤此事。

  九月末,江南一場霜凍來得特別早。由于倭患原因,今年秋稻栽種的遲,正值結穗之時,這場霜凍給江南帶來了災難性的損失。稻米減產了將近一半,倭患又導致江南幾大糧倉空虛,城內的幾個控制糧食的勢力開始囤貨居奇。

  一時間,米價飛漲,幾乎快趕上了倭亂之時。

  老天爺今年不開眼,江南一年之內先后遭了一次、一次天災,城內糧食告急。

  坊間開始有了一種傳聞,說今歲江南有惡龍作惡,毀了江南風水氣運,從而導致了這兩場災難。不知流言從何處傳出,但傳播十分迅速,連京城內閣那邊都發了廷寄來詢問此事。

  閔秋葉整日里愁眉苦臉,跟城內士紳、勢力召開會議,要求他們捐米度過危機。各大門派、勢力口頭卻在此時和稀泥,口頭上答應的好,然到了拿真金白銀之時,卻又都翻臉不認人。

  而此時十月將近,馬上進入冬月。

  循例,進入冬季之后,兩京十三省要向京城各部衙送炭敬。雖是陋習,卻也是千百年來的傳統。京官不比州官,俸祿本來就低,一年到頭就盼這個三節兩壽、冰敬、炭敬來充實下腰包。

  可如今江南遭了難,可宋知府發了話,今年向京城各部衙的三十萬兩炭敬,一個銅板也不能少,與受難的百姓相比,在京城各部衙留個好的印象更加重要。

  這個任務交給閔秋葉督辦,可閔秋葉為人剛正不阿,根本就不管這套規矩,在宋知府辦公會上直接懟了回去,讓宋知府很沒面子。一二把手關系鬧得很僵。

  宋知府、諸葛燒餅在金陵浸淫若干年,在很多事情上,兩人聯壓閔秋葉。

  與此同時,江南制造局卻向內廷寄去了報功書,說今年生絲大豐收,要在年底前向京城押送十萬匹蘇錦、五十萬兩銀子給內宮。畢竟到了年底,皇帝也不能太吝嗇,文武百官、各路藩王、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有賞賜,以顯皇恩浩蕩不是?

  我倒十分欣賞閔秋葉的作法,只是我卻知這并不是明智的選擇。據說宋知府曾對人發牢騷,清官、好官、名聲都讓他閔秋葉一個人賺了,結果卻讓知府來給同知擦屁股。

  閔秋葉聽到后,也只是笑笑,并沒當回事。

  十月初八,閔秋葉正在給六扇門開會,他分管刑名、農事、學政,我和諸葛燒餅正跟他匯報近期金陵城內治安情況。

  原本諸葛燒餅當上金陵同知機會最大,結果卻被閔秋葉占了位子,加上他又是金陵地頭蛇,每次對閔秋葉講話很不客氣。這時,有人來稟報,江南制造局馮寶來送請帖,說十月初十是江南制造局少監馮零感五十壽辰,邀請我們參加他壽宴。

  兩人對待馮零感的請帖態度截然相反。

  諸葛燒餅對馮寶十分客氣,說馮公公這些年來為內廷操碎了心,這次生日還能想到我們,令在下倍感榮幸,屆時一定要叨擾,跟馮公公討杯喜酒喝。說話間,還當著我們面,給馮寶封了一百兩銀子,小馮公公親自來送帖子,一路勞頓,這點小意思,就請公公笑納,請弟兄們喝茶。

  馮寶連忙推辭,說,諸葛大人這可使不得,干爹交代的事情,就算是刀山火海我們都要去做,怎么能收你銀子呢?話雖如此,諸葛燒餅還是將銀子硬塞到馮寶懷里。

  閔秋葉在一旁不說話,馮寶只得道,不知閔大人能夠賞光,干爹還在等咱家回復。

  閔秋葉說后天我要去句容調研,恐怕去不成了。

  馮寶只得說,干爹特意交代,這次務必請閔大人賞光,也許有意料不到的驚喜。

  閔秋葉冷著臉說,難道馮公公良心發現,準備把押到京城的三十萬兩銀子拿出來賑災?

  馮寶尷尬道,閔大人說笑了。

  閔秋葉將請帖往書桌上一擱,道:放心,到時候我回去的,就算人不去,孝敬也一分不少。

  馮寶陪笑道,閔大人能去已是令制造局蓬蓽生輝之事,我們又怎敢收大人的禮?

  閔秋葉說知道了,不送。

  馮寶臨走,看了我一眼,說既然蘇捕頭也在這里,我就不單獨跑一趟了。說著從懷中取出兩份請帖,這是請蘇捕頭、張捕頭前往赴宴的請帖,一并交給您了。

  我楞道,馮公公真是看得起我,這請帖你還是給張捕頭吧,這這里實在是囊中羞澀啊。

無線電子書    在七扇門當差的日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