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謂知己

無線電子書    民國大文豪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川端康城翻開《雪國》,看到介紹,發現這是一本小說集。

  包括《伊豆的舞女》和《雪國》兩篇小說,作者叫做村上春術。

  他下意識的認為這是一位日本作家的作品,而且看到《伊豆的舞女》這個名字讓他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1922年夏天,他寫了一篇《湯島的回憶》,并沒有發表。

  寫作的原因是他在伊豆旅行時,在湯島的湯本旅館偶然遇到了一行流浪藝人,他對其中一位年紀不大的小藝伎印象深刻,就寫了這篇回憶。

  當時覺得不太成熟,就束之高閣,沒有投稿。

  他翻看了幾頁,越看越是驚奇,這篇《伊豆的舞女》竟然和他去年所寫的《湯島的回憶》故事情節如此相似,有些語句都一模一樣。

  但不得不說,無論在故事的講述上還是文采上,這篇小說都比他的小說成熟的多。

  川端康城可以肯定,他寫完《湯島的回憶》后就收了起來,就連他最好的朋友都沒有看過,那這篇《伊豆的舞女》只能說是巧合。

  畢竟,伊豆是國內的旅游景點,湯島的溫泉非常有名,很多日本人都會去那里旅行,那里也是流浪藝人的聚居地,碰到流浪藝人并不稀奇。

  而每一群流浪藝人中總有年紀小的藝伎,她們鮮活而美好,讓人禁不住生出憐愛之心。

  自己的遭遇和其他無數人的遭遇一樣,沒什么出奇,只是有些人過后就忘掉了,有些人卻念念不忘,寫成了文字,記錄下來。

  一時間。川端康城覺得自己和這位素未謀面的村上春術先生可以引為知己。

  他們是同樣心思細膩而敏感的人,是同樣熱愛美好事物的人,他有了認識這人的沖動。

  金東光看到川端康城發愣。便推了他一把,詢問緣由。兩人是很好的朋友。

  川端康城笑了笑,沒有說什么,這種奇妙的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出來怕也沒有人相信,不如藏在心底。

  他把這本《雪國》遞給金東光,金東光同樣是日本新銳的作家。

  此刻川端康城急切的想知道這些書籍的來歷,這本《雪國》的作者在哪里?

  他向警察本部的工作人員打聽,得到的消息卻是這些書籍是中國那邊捐助過來的。工作人員還抱怨說捐助什么不好,偏偏捐助這些沒用的東西。

  因為災民很多,不少地方發生哄搶事件,所以救災物資大多存放在警察本部,需要的時候再搬運出去。

  對于這些書籍,警察們不知道如何處理,只能暫時堆放在那里,等待命令。

  或許還需要文化部門的審查,誰知道里面有沒有不健康的書籍,他們也不精通中文。

  川端康城想了想。那本《雪國》應該是生活在中國的日本僑民所寫,這些書籍不應該被堆放在這里被隨意踐踏。

  他和另外兩人商議,應該盡快把這批書籍送到大學或者圖書館。

  至于審查的問題。這個時候的文化部門恐怕是顧不上,只能一切從簡了,找一位精通漢語的專家來鑒別一下就是了。

  在日本,精通漢語的學者不少,很多日本人都會一些漢語。

  此時,川端康城和金東光在日本文壇剛剛出頭,而芥川龍之界已經是成名作家了。

  芥川龍之界生于1892年,在1915年寫出了后來享譽世界的《竹林下》,不過那時他還是個無名青年。到1919年才開始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

  1921年,他被大阪每日新聞社以海外觀察員的身份派往中國。

  在中國。他從上海出發,一路游覽了杭州、蘇州、揚州、南京和蕪湖。然后溯江而上至漢口,游洞庭,訪長沙,經鄭州、洛陽、龍門前往北京。

  他非常了解中國文學,尤其喜歡《水滸傳》和《西游記》。

  由他出面,向日本文化部發出申請,代為處理這批由中國運送來的書籍。

  幾日后,日本文化部才有了回信,并派了一位專員負責此事。

  后來,這批書籍被分別送入日本各大學和圖書館收藏,其中一些宣傳革命和思想不健康的書籍被查收和焚毀。

川端康城拿走了《雪國》,回到東京仔細  對于《伊豆的舞女》他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對于《雪國》他就只有深深的嘆服了。

  他覺得這種融合了日本傳統文學和西方文學的作品具有極為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時的日本文壇,以芥川龍之界為代表的“新思潮派”大行其道。

  新思潮派認為文學作品可以虛構,強調題材的多樣性,并且十分講究寫作技巧,注重藝術形式的完美。

  這個流派表現了本世紀初日本小資產階級不滿現實而又苦于無出路的心情。

  川端康城此刻也是“新思潮派”的追隨者,但他又不滿于這種寫作方式,想要有所創新,《雪國》給了他極大的啟發。

  他和金東光探討《雪國》的寫作方式,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非常想和《雪國》的作者進行交流,但又沒有作者的聯系方式,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寫了一封長信,寄給了出版《雪國》的出版社。

  一家叫做萬象書局的出版社,并請書局轉交給作者本人。

  《文藝春秋》這本雜志是在1923年1月由菊池款創辦。

  起因是菊池款厭煩為適應出版商和編輯的喜好而寫作,聲稱“我要寫我自己的話”,于是聚集了二十多個同人,創辦了《文藝春秋》雜志,標榜“純文學”。

  川端康城是《文藝春秋》的編輯。

  這本雜志后來還設立了芥川獎和直木獎,在日本文壇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雪國》也因為《文藝春秋》的大力推薦而獲得了日本文壇的關注。

  在上海,林子軒接到了平禁亞轉來的信件,信件已經被翻譯成了中文,他看了看寫信的人和信中的內容,不由得搖頭苦笑。

  所謂知己,不過是川端康城的另一個自己。(

無線電子書    民國大文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