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北水南調

無線電子書    鋼鐵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每一個大規模的工程,特別是北水南調這樣,幾乎等于是修建一條運河的項目,需要占用的土地是相當龐大,甚至一路上,通行鐵路公路,所需要高架的橋梁,都不是一個小數字,投資非常的龐大,甚至要大規模的征地,可是這對于這個時代的中國來說,卻不是問題。

  目前的中國,處于大型工程最好的時代,大部分的基本農田,都以國家的名義贖買掉了,最開始是歸于財閥,包頭商會,因為工業化帶來的龐大的現金流,一部分投入到了基礎建設,民生,教育醫療等諸多方面,另外一部分,就用于土地的贖買,把農民和地主從土地上面解放出來,可以更大程度上面的增加勞動力,對于失去了的耕種的農民,在工廠之中,隨便的找一個工作,都比面朝黃土背朝天要高的多。

  后面,伴隨著的國家的建立,楊元釗實際上推行的是自由資本主義跟國家資本主義相結合的方法,國家負責高投入高產出的重工業,在少部分的行業和輕工業之中,才是大量的放開,土地是最珍貴的資源,只能也必須交給國家,在包頭商會之中,占據最大股份楊元釗帶頭,包括把大家在內的大財閥,漸漸的退出了土地的所有權,甚至一些關系到整個國家國計民生的項目,都交給國家掌控,這算是初步的給中國奠定了一個基礎。

  絕大部分的土地不屬于私人,只有一些房地產和宅基地屬于是私人的,在北方,內蒙外蒙和俄羅斯新占的領土,更是開發的較少,少了征地這個環節,對大規模的項目之中,有著天然的優勢,根源非常的簡單的,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國有的,不考慮收購和補償的問題,有一定的利益就可以了。

  內外蒙古就更是如此,就是地廣人稀的地方,居住在這里的又是牧民,跟以往的靠天吃飯自由自在的不一樣,有了航拍這個手段,牧業局可以清晰的掌握到整個草原的資源,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出最佳的放牧手段和容納度,指引牧民進行放牧,甚至在冬天氣候條件惡劣的時候,專門的開辟出聚居區和圈養,防止畜牧因為惡劣的自然條件大量的死亡。

  在科學的改變了牧民生活習性,在考慮到整個草原的承載能力,進行有序的開發和適當的補種灌溉,草原上面農牧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提升,已經成為了改變中國飲食結構和蛋白質攝入的重要基地。當北水通過灌溉系統,進入到了缺水的草原之后,哪怕不補種,自然的生長,都會帶來草原的繁盛,進一步的增加的草原的容積率。

  不實際調查,永遠不會知道,整個西伯利亞,水力資源極為的豐富,每年都有海量的水,注入到了北冰洋之中,白白的浪費掉了,中國當然不是把這些水量都給階段,拿出一部分的,就占據了世界表面徑流的相當部分,只是一個貝加爾湖的,水量就占據了整個世界六分之一了,每年貝加爾湖還會不斷的增加,合理的利用這一部分的水量,一路向著蒙古的,中亞的草原的,甚至是中國西北的缺水地方引入,對于這一部分的生態平衡的恢復,未來可持續發展相當有利,切切實實的改善中國北方的環境。

  此時的中國不比后世,剛剛進行城市化和工業化,在清朝時期的亂世,被西北一舉扭轉,讓中國人都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好日子,這個日子,誰都會維護,一些大規模的項目,是可以得到貫徹和執行的,從整個北方的全局上面考量,一條線是從貝加爾湖,直接穿過中亞,直通到新疆的南疆地區,為整個中國的西部區域補水,不一定要讓西部荒漠氣候為主地區,變成塞上江南,卻也增加這個地區的植物多樣性,從根本意義上面改變這里的環境。

  中國的西部,無論是這個時代,還是后世,都是地廣人稀的所在,新疆地區1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后世幾乎占據了中國六分之一的版圖,卻只有2000多萬的人口,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如果有了大量水的注入,一部分荒漠和半荒漠的區域,將會成為良田,最起碼成為樹林,將會從根本上改善中國的環境。

  當然了中國西部一個重要的地區,整個中國統一的時候最晚統一的西藏,人口更好,也也比較缺水,但是地質條件,也不太適合興建大規模的提灌站,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這個環境,直接讓提灌站的消耗,會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程度,與其把水調到西藏,還不如推動冰川融水,雖然這樣更加危險,畢竟,中國絕大多數大河,都發源于西藏,大量的高山融水,可能會造成一系列不可逆反的后果。

  新疆要輸入水,西藏就沒有那么的急切,在相當的一段時間之中,整個青藏高原上面不會有太高的人口密度的,目前差不多就是在300萬左右,這種情況下,這里以保持為主,即便是缺水,可以高山溶雪,也不會刻意的弄出太多出來,也不會有全面的工業化,甚至連礦產都只是勘探,沒有開發,相比之下西北和蒙古這一片,是最缺水的。

  北水南調的西線解決了的新疆和中亞,一共8400多公里,綿延覆蓋的的區域幾乎全部都是缺水的區域,除了避開一些沙漠之外,如同巨龍一樣的盤旋到整個西部和中亞地區,干線并不長,可是支線眾多,中國引水是為了改變中國的環境,是為了讓西部從荒漠為主變成一片片的綠洲,所以的干線引來的水,會分成不同的溝渠,逐步的消融到整個西部,這就需要的工程相當的大。好在,西部地廣人稀,中國又有規模龐大的勞動力和各種機械的,很快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灌溉體系就成型。

  這一條線,主要是關注農業,一方面增加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另外一方面,增加農業的產出,特別是西部的棉花產業,這可是需水不少。第二條則是從中線,順著赤塔一路延伸到外蒙和內蒙全境,最終會一直注入到黃河之中,這一路,不但內蒙外蒙是占地龐大的荒漠地區,有了這一條水量的注入,足以讓沿途的各個城市,解決缺水的問題,中國興建的黃河地區的三北防護林,還有眾多的黃土高原固沙,會讓這里的這一片的植被得到大量的恢復的,直接幫助中部的自然環境的恢復,這對于中國的好處,將會是長久的。

  目前三條線的都差不多完工,中線是最后一個,因為必須要在黃河開口,黃河作為中國第二長河,在河套這邊水量不多,卻也是比較危險的,因為黃土高原的沖刷和泥沙的堆積,黃河的河道是在縮小,北水南調工程,中線的調水量只有37立方公里,其中,在內外蒙古的荒漠地區,會使用到7成,可是剩下10立方公里的水量,還是相當的驚人的。

  整個黃河的年徑流量,不過是660多億立方米,換算成立方公里,不過是66立方公里,差不多占據黃河總水量的七分之一水量,注入到了黃河之中,將會對下游會產生相當巨大的影響,一個不好,就會引起黃河奪淮,甚至是奪海的惡果出現,中國北水南調是從根本上改變黃河的問題,不是制造災難的。

  好在,這個時代的黃河,沒有達到后世地上懸河的高度,西北控制了中國的主權之后,不但大力的推行了城市化的建設,還對黃河和長江進行了一系列的治理,特別是大型水力發電輪機出現之后,長江黃河之上,都出現了干線水利樞紐。

  特別是黃河,從宋朝開始,黃河的水災,一直都是中國永遠的痛,幾年一小災,十幾年一大災,在中國歷史有記載的黃河決口泛濫超過1500次,幾乎每隔幾年一次,大規模的改道就有20多次,直接影響了整個中原。

  只有從根本上解決,才可以,在楊元釗的要求之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三門峽,小浪底,鄭州,山東,建設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不同于長江上面的水利工程是為了水力發電,兼顧防洪,黃河上的,直接是為了防沙固沙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小浪底,在黃河變清的支持下,每年泥沙的減少的幅度相當的驚人,加上水利樞紐治沙效果,目前下游河道的平均高度,已經降低了5.4米,在中部河段依然高于地上,可是在下游的,已經治理的相當好了,最關鍵的是加固河道和開挖泥沙相結合。

  中國從飛速發展之后,建設的速度在不斷的加快,建筑業,除了水泥和鋼鐵之外,對于石子和沙子的需求也很大,中國有不少是沙地的河流,其中又以黃河為高,在不停的,有目的的開挖之下,從小浪底之下,黃河的河道深度相對于1911年的時候,增加了7.9米,河道寬度增加了17米,再加上大量的建筑和加固堤壩,完全可以承接這七分之一水量的增加,只要保持一定的度,不一次性的沖入黃河就可以了。'

無線電子書    鋼鐵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