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76章 應對矛盾(二)

無線電子書    1852鐵血中華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東非參觀了將近三個禮拜,馬克思韋伯先生離開的時候覺得受益匪淺。在返回德國的船上,德國非洲殖民地的人們開會討論。德國人員中有認為民朝肯在東非投錢的,有認為民朝在東非有極為高明管理的。最后馬克思韋伯先生提出‘民朝在東非很注意搞融合’的觀點,一群德國人眨巴著眼睛硬是理解不能。

  “大家可能認為中國人弄來幾百萬日本人到非洲充當仆役,我倒是認為這些日本人是中國和非洲人的粘合劑。大家要明白,中國人在東非的目標不是讓當地黑人變成他們順從的奴隸,而是讓讓黑人成為東非現代社會的一員。”馬克思韋伯進一步解釋著。

  一眾德國人依舊理解不能,不過好歹有人應景的問道:“這些對中國有什么好處?”

  前教授馬克思韋伯沒有為這樣的蠢問題而不高興,他的學生里面有人講過更愚蠢的話,前教授答道:“我想諸位都聽說過中國在蘇丹的苜蓿和飼養業的利潤,一個只知道光著屁股在非洲亂跑的黑人和一個懂得管理苜蓿田的黑人,他們為中國創造的利潤有多大差距?”

  看著那幫殖民官員們露出認同這樣處理的表情,馬克思韋伯繼續講下去,“我們在非洲的船廠里面已經有很多黑人在里面工作,甚至有些是父子兩代人都在德國的工廠里面工作。你們見過鉚接工人是如何工作的么?”

  有些官員見過,有些沒見過,馬克思韋伯給他們簡單講解了一下。這年頭鉚接工是一個技術工種,也就是說得有強健的體魄、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還得有知識與訓練。鉚接的關鍵是向鉚接的孔里砸鉚釘,燒紅的鉚釘從爐子里吊出來,迅速移動到鉚接的位置上,穿著厚厚防熱服的鉚接工人用工具把鉚釘固定在鉚接的口上。小的鉚釘用人力敲擊,大些的就要用撞錘把紅熱狀態下比較柔軟的鉚釘給硬砸進鉚釘孔洞里面去。

  韋澤每次看到傳統人工鉚接的時候,腦海里總忍不住會想起網游魔獸世界大地的裂變片頭cg里面,給黑龍死亡之翼安裝源質鎧甲那段。

  馬克思韋伯沒見識過電腦cg,也不是職業技術人員。親眼見到鉚接現場的工作之后,這位身材纖細的思想家立刻明白了合格的技術工人是多少值得珍惜。稍稍不慎就會被燙傷甚至死亡,鉚接還要快準狠。一旦失誤,處理起失敗的鉚接孔可不容易,會耽誤相當的時間。

  講完了這些后,馬克思韋伯繼續說道:“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都覺得我是個份子,我從不諱言我跟著恩格斯先生學習過一段時間,而且我也認同很多馬克思的很多理念。所以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中間真的有人反對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的根本動力么?現代奴隸制在1880年后迅速消失,不是因為道德水平的提升,而是生產力發展到讓奴隸制無利可圖的地步。一個黑人技術工人的工資比德國本土同類的更便宜,生產出同樣的產品,黑人的工資更便宜。在這樣的狀態下,中國人把黑人提升到農民和工人的地位,然后用對待工人和農民的態度與這些黑人工人和農民合作。對我們來講,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工人或者農民,還是考慮我們面對的首先是黑人。這是大問題。”

  前教授馬克思韋伯掃過一眾德國殖民地官員,看得出有一兩個人真的理解和接受了這樣的看法。還有那么四五個人理解了還沒能接受黑人農民和工人的觀點。剩下的則是理解不能的一眾人等。既然身為教授,馬克思韋伯沒有放棄,回到德國還得好幾天,他準備充分利用這段時間。

  前教授馬克思韋伯受到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接見,聽了馬克思韋伯提出的意見,威廉二世就和馬克思韋伯進行了長談。這位皇帝在不愿意接見大臣的時候就可以這么做,他和馬克思韋伯暢談了五天五夜。

  會談結束之后,馬克思韋伯就前往喀麥隆。威廉二世就把當年他爺爺和俾斯麥首相的一段對話拿出來,用漂亮的宮廷字體寫出來,放在書房醒目的位置上。

  1862年成為首相的俾斯麥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講中堅定的對議會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并非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從此俾斯麥被冠上了“鐵血宰相”的綽號。當然后來有人指責說民朝皇帝韋澤在1860年前就說過類似的話,俾斯麥在抄襲。更多人認為這樣的巧合只是兩位偉大人物對待世界的看法相同。

  那時候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這個結局。他們會在我歌劇廣場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我的頭。”

  俾斯麥則回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不死得體面一些?是死在絞架上,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我們必須抗爭到底!”

  經過自我心里武裝,威廉二世就開始發號施令,首先就是組建有關德國對科技發展方向的學術評估會議。另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則是考慮發行未來五年期的債券。其他的命令就被人認為是威廉二世中二病又發作了,他要求德國在一年半內完成兩座一萬五千噸的水壓機,并且要求德國海軍部凍結對艦炮纏帶狀緊箍的研究,采取英國傳統的纏鋼絲技術。

  中二病名聲在外,英國就沒注意到德國實際上偷偷完成了一個商業協議。民朝北美方面向喀麥隆提供了成套的大型龍門吊在內的造船設備,還有兩座五千噸水壓機,一座萬噸水壓機。這樣龐大的投資,德國海軍部竟然給通過了。

  合同其實早就有聯絡,一旦簽署,民朝的零部件立刻就從東遠市向喀麥隆運輸。運到的時候,喀麥隆當地已經完成了基礎建設。設備就開始安裝。

  韋坤得到國內消息之后,就下達了命令,“幫助那些從剛果自由邦逃出來的人們回到故鄉。”

  “是。”負責的同志立刻答道。民朝把剛果自由邦逃出來的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綠教,一類是當地人。民朝支持當地人,盡量把note7遣返給剛果自由邦那幫人。那些留在東非行政區的當地人已經有五十萬多萬人。其中的成年男性有十萬左右,這十萬人里面一萬人都失去了一只手。如果民朝不收留他們,這些人大概只有死路一條。

  組織這些人回故鄉需要點時間,而且東非的黑人同志也不太理解,為何民朝對綠教的反感甚過白人殖民者。從暴行的角度,白人殖民者和他們的走狗才是無惡不作呢。

  韋坤對此不解釋,因為他不理解老爹韋澤為何會害怕綠教。韋澤說過,‘黑不是問題,那只是缺乏教育。綠就是個問題了。如果又黑又綠,那簡直就是人類之癌。綠和黑綠的三觀與現代工業國家呈現全面對立狀態,而且找不到解決辦法’。韋坤眼里的老爹韋澤是個非常勇敢無畏的強者,讓如此強者都如此絕望的存在,韋坤也沒興趣觸及。對于部下的問題,韋坤只能用‘這是上頭的安排’來回應。

  此次讓當地黑人返回故鄉剛果自由邦,固然是因為時候已到,另一個原因則是要搞個大新聞出來,降低別國對民朝銷售給喀麥隆設備的關注。這里畢竟是非洲,只要能有所注意,封鎖一定工業消息相對容易很多。

  民朝是有心,奧斯曼帝國倒是無意的制造了另一個大新聞。討伐瓦哈比的戰斗終于結束,奧斯曼帝國的海軍還執行了好幾次成功的海陸配合登陸和運輸登陸行動。經過一年多的奮戰,奧斯曼帝隊總算是清洗了阿拉伯半島上的敵人。民朝的新蘇伊士運河重新通航,這支疲憊和興奮的奧斯曼帝國部隊就乘船返回伊斯坦布爾。國防大臣將親自檢閱這支可稱為精銳的部隊。

  凱末爾中校已經是團長,這次戰爭里面他的表現非常優異。每戰必位于陣頭的土耳其軍官數量很少,立于陣頭又能帶領部隊獲得勝利的軍官就更加稀少。如果不是凱末爾以前曾經在軍校組建過革命小團體,發過抨擊識到封建領主的貪婪殘暴、民族壓迫的深重與奧斯曼蘇丹制度的野蠻落后的小冊子,從而被狠狠記了一筆。依照他的戰功,晉升上校都不稀奇。

  參與戰爭的有五萬部隊,此時能全須全尾的參加游行的有四萬。凱末爾其實很希望能夠組織一支英勇受傷的官兵隊伍,讓伊斯坦布爾的人民知道軍人為國家的奉獻是多么的沉重。然而奧斯曼上層卻認為這樣的游行隊伍會讓人民感到恐懼,失去從軍的熱情。凱末爾爭不過,只能閉嘴。而且他還懷疑奧斯曼的國防部已經把那些傷兵給遣散了。

  隊伍游行的過程中,接到兩邊站滿了歡迎和圍觀的群眾。歡呼聲還挺大,這些年奧斯曼帝國罕見能贏一次戰爭。就在凱末爾所在旅經過的時候,街道邊上跑出兩個捧著花束的小姑娘。小女娃看著有六七歲,即便帶著頭巾依舊看著可愛。加上手里的花束,就更招人喜歡。警衛看到小姑娘跑過來,自然上前攔住。但是他們也只是因為要維持行進秩序才這么做的。

  凱末爾卻從這場景中感到了些熟悉的味道,他在阿拉伯半島上征戰,見識過的東西太多了。眼瞅小姑娘把手里的花遞給警衛,凱末爾再也忍不住,對著不太遠的旅長喊道:“衛兵,保護旅長!”

  衛兵好歹也是戰場里爬出來的人,聽到熟悉的凱末爾中校的話,本能的挺身而出擋在了旅長身前。此時警衛已經接過了小姑娘手里的花,然后兩個六七歲的小姑娘就爆炸了。劇烈的爆炸氣浪撕碎了周圍的一切,然后攜帶著巨大的動能與殺傷力向著周圍擴散開去。

  當天,接連發生了五件自殺炸彈襲擊。軍隊和群眾傷亡過百,一場原本耀武揚威的閱兵頃刻就成了愁云慘淡。

無線電子書    1852鐵血中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