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二十五章 登陸九州

無線電子書    辛亥軍閥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庫爾斯克戰役越來越激烈,隨時都有坦堊克被擊毀,高峰時期甚至有三四百輛之后,這些鋼鐵巨獸沒有問題的時候,橫沖直撞,十分威風,但是出了問題就一動不動,笨拙不堪。

  其實坦堊克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履帶,而且經常出問題的也是這里,真正被徹底摧毀,一點維修價值的坦堊克并不多。大約在一百輛之中能有十輛就算不錯了,這些坦堊克通常是正面裝甲被擊穿,引爆了內部的彈堊藥艙,或是油箱被引爆,車輛再也沒辦法恢復了。

  其他的都是小問題,只要適當維修,就又能沖上戰場,不過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戰爭之中能夠控制住戰場,要是對方占堊據了上風,打掃戰場的權力落到了敵人的手里,己方的坦堊克就算是再輕的傷勢,只要不能動了,就會落入敵人的手里,就算是徹底完蛋了。

  蘇聯在會戰之中損失往往在德國人之上,但是蘇聯擁有強大的后備力量,往往能夠及時補充,德國人在戰爭初期損失的坦堊克往往比蘇聯人多很多,但是蘇聯的大部隊援助上來之后,他們只能撤退,就戰場留給了蘇聯人。

  這個時候蘇聯強大的維修隊伍就發揮了作用,其中有相當數量都是中堊國援助的,這些維修隊使用越野卡車,攜帶專門的機器設備,能夠隨同裝甲部隊一同行動,每輛卡車配四個專業維修人員,攜帶著備用零件和維修設備。

  履帶一般性的損傷半個小時以上基本都能夠解決,就算是負重輪出了問題,也能夠在一個小時之內快速更換完成,其他的零件損壞問題也能夠解決而且維修車輛還伴隨著補給車輛,能夠給坦堊克補充彈堊藥和油料很快一輛坦堊克就能夠恢復戰斗力。

  當然損壞嚴重的還要返廠維修不過實際上多數時候這樣的坦堊克都會被拆卸成零件,更換其他坦堊克,或是重新組裝一輛新的坦堊克。

  基本上八成以上的損壞坦堊克都能夠修復,而且中堊國的維修隊不只修復了蘇聯人自己的坦堊克,有時間還會順手將德國的坦堊克大卸八塊,弄懂結構之后,然后在攢出幾輛德國的虎式坦堊克來。

  中堊國高效的戰場維修能力徹底征服了蘇聯軍堊隊,他們也效仿中堊國,將自己的維修隊伍盡可能的專業化,這讓蘇聯人吃到了甜頭。卻讓德國陷入了十足的麻煩之中他們費盡心力消滅了大量的蘇聯坦堊克但是在接下來的戰斗之中蘇聯坦堊克還是鋪天蓋地,沒有任何減少,就好像蘇聯的坦堊克無窮無盡一般。

  這已經成為了德國人的噩夢,德國的最高指揮官曼施坦因也是頭疼不止,他漸漸的也弄懂了蘇聯人的制勝奧秘,不過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應付。

  曼施坦因曾經在中堊國學習過戰術,對于中堊國軍堊隊還是很了解的,不過越是了解,就越感到恐懼,中堊國人的技術或許不是最先進的素質或許不是最強的,但是中堊國有一個了不起的本事,那就是能夠把手頭的力量發揮到極致產生出最好的效果。

  而且中堊國軍堊隊反復強調的一個觀點就是有什么裝備,打什么仗,要成為裝備的主人,而不能過度的依賴武器技術。戰爭之中的德國其實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他們片面追求技術性能,設計出不少并不實用的裝備,納粹科學家是一群很優秀的人,但是德國的軍工就缺少一個整合能力,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戰局越來越對德國不利,機動兵力不斷減少,而且難以恢復,曼施坦因也陷入了困擾之中,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戰爭發展到了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兩個優秀帥能夠扭轉的,戰爭越來越變成國家體系之間的較量,很顯然德國面對強大的盟國,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庫爾斯克的戰局已經朝著不利于德國的方向滑落,德國人已經徹底失去了戰略主動權,而他們的盟友日堊本處境更加的糟糕,中美已經聯手掃蕩了日堊本在太平洋上所有的殖民地,目前只有一個婆羅洲還沒有落入盟軍之手,上面生活著超過六百萬的日堊本人。

  不過喬宇已經下令將婆羅洲徹底封鎖起來,連一只鳥都飛不出去,只等拿下日堊本本土,迫使日堊本無條件投降,那個時候婆羅洲的日堊本絕對沒有辦法撐下去了,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經過數月的緊張籌備,中美都做好了準備,登陸行動的總司令由劉湘擔任,副總司令由楊森和麥克阿瑟擔任,第一批登陸部隊一共是二十七個師,其中有五個坦堊克師,總數是六十四萬人。

  為了配合行動,中美還出動了強大的海上力量,一共有十二艘大型航母為核心的艦隊主要利用艦載機攻擊日堊本的交通系統,摧毀日堊本的后方,防止軍堊隊互相援助。

  另外正在登陸場方向則派遣了七艘戰列艦,其中美國方面派出了五艘,中堊國兩艘,還有十三艘巡洋艦,四十二艘驅逐艦,五艘淺水炮艦,這些軍艦造成了三個火力掩護艦隊,主要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持。

  對于這場規模空前的兩棲登陸作戰,中美兩國都十分重視,對于中堊國來說,這是同近代以來,最兇惡的一個敵人進行清算,只有徹底碾死日堊本,讓四島無害化,中堊國才能完全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成為亞太的強國,同時也是消除歷史包袱之戰。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堊國從一個世界最頂尖的國家突然淪落到了最底層,國運衰微,國人甚至一度失去了對中華文明的信心,盡管喬宇上臺之后,通過一系列的邊境戰爭重塑了中堊國的形象,但是中堊國還差最后一步。

  任何一個國家成為世界大國,都要擊敗一個列強,中堊國徹底碾死日堊本,對內是讓老百姓平心靜氣,拋開歷史包袱,昂首闊步的走向新時代。對外則是宣誓中堊國強國的地位,正式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

  至于美國也同樣重視這次登陸行動,羅斯福已經被登陸日堊本視為反攻西歐的演習,美國要從中找到大規模兩棲作戰的訣竅,應付可能出現的更殘酷的登陸作戰。當然美國對于日堊本也十分感興趣,美國也希望在日堊本保持強大的存在,對于美國擴大在太平洋的影響力有著重要的價值。

  被中美同時這么看重,對于日堊本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四島被切開之后,日堊本只能通過一些殘存的小船冒著被擊沉的危險向九州島輸送物資,這點物資根本不夠建立防御工事。

  不過這已經是日堊本最大的能量了,日堊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勢不可擋,將美國人打得抱頭鼠竄,但是很快日堊本就顯出了原形,這終究是一個島國,國力有限,根本沒有辦法進行長時間的消耗戰。

  天皇裕仁就在不久之前撤換了首相東條,換成了小磯國昭,東條說實話對裕仁是十分忠誠的,可以說就是一條狗,特別的聽話,惟命是從。但是裕仁并不滿意,原因就是這條狗太笨了,他讓日堊本接連遭到慘重的損失,這個罪責必須有人承擔。裕仁是神圣的,他不可能有錯,那就只能犧牲東條。

  小磯國昭擔任了首相之后,先是力主擴大自殺式攻擊的范圍,招募了更多的年輕人駕駛著零式戰斗機,去撞擊中美的軍艦,甚至是位于朝鮮南部的重要倉庫。不過中美都有了經驗,這些自殺式攻擊收效甚微。

  小磯國昭沒有迎來開門紅,他轉念又想到了一個更加決絕的辦法,那就是使用生化武器,日堊本人占領南洋之后,利用當地的土著人進行了一些列的活體實驗,制造出了大量的化學毒氣。

  現在日堊本本土就儲存了大量的化學炮彈,這已經是日堊本最后的撒手锏了。小磯國昭建議在中美軍堊隊登陸之后,日堊本要大量的在本土使用毒氣,殺傷中美軍堊隊。

  這個主意不可謂不歹毒,而且小磯國昭也清楚,軍堊隊都有防范毒氣的措施,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一萬,而且死的都是普通日堊本老百姓,但是這些戰爭狂人已經顧不得這些了。

  只有給予中美軍堊隊大量的殺傷,才能迫使這兩國知難而退,日堊本才能體面的結束戰爭,而不是無條件投降,這也是天皇裕仁的最高指示,裕仁知道中蘇美英四國已經發表了德黑蘭宣言,表示只接受無條件投降,而且還要徹底懲辦戰犯,這都是裕仁無法接受的事情。他是神的子孫,絕對不能被這些凡人審訊和羞辱,為了天皇的榮譽和尊嚴,他只能毫不客氣的犧牲日堊本民眾。

  日堊本方面在準備著歹毒的計劃,中美的登陸攻勢也正式開始,在空軍的掩護之下,首先奪取的對馬島,這里位于日堊本和朝鮮之間,是重要的海上要沖,中堊國已經對這座島嶼進行了數個月的重點轟炸,對馬島幾乎沒有任何活物,中美軍堊隊輕易攻取了這里。

  建立簡易的港口和機場之后,登陸部隊又直逼北九州,正式掀起了攻擊日堊本本土的戰爭行動。

無線電子書    辛亥軍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