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里永遠屬于中國

無線電子書    辛亥軍閥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三百八十六章這里永遠屬于中國  羅長裿推薦了武同舉,對于這個人喬宇還是有所了解的,似乎是個名氣不小的人物,也有些本事。(.)//隨夢高速更新//

  “羅先生,這個武同舉是個技術型人才,辦事能力應該沒有問題,但是這移民和治黃都要涉及數個省份,需要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從中協調,不然還是會有麻煩的!”

  “總理所言甚至,我看不如把這個工作交給梁啟超把,他名氣威望都夠了,而且也不能讓他光忙活黨務啊!”

  羅長裿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喬宇自然明白這是羅長裿對梁啟超有了想法,當初考慮到梁啟超的特殊地位,加上他一手組建的統一黨在云南等地的確有很大影響,才將梁啟超吸納到了統一民主黨之中,還成為了執行委員。

  這是這位大神進入統一民黨之后,的確沒有什么適合他的事務,軍事,政治,民政這些大事情他都插不上手,唯獨能夠在黨務上面做的事情,另外就是和一些學界的人搞搞研究,批評一下政策得失,久而久之在他身邊也聚集了一幫學者,這些人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四處開噴。

  對于喬宇他們倒是不怎么敢說,但是各部部長,地方大員沒有一個人能跑得掉,羅長裿在西南搞土地改革,對一些民族進行漢化,推行漢字!

  本來這是政府的既定方針,這些人就跳了出來,說政府的行為是不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在進行文化摧殘,又將羅長裿在西藏等地的事情也都挖了出來,文人罵人并不用臟字,但是罵起人來一點都不客氣,羅長裿也弄得灰頭土臉!

  可是想要對這些人下手,進行整頓,梁啟超又會出來庇護,因此羅長裿的心中也積累了不少的怨氣!

  喬宇看透了這位老部下的想法,其實心中也有了這個打算,民主的社會要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對于那些滿腦子理想主義的迂腐文人不能趕盡殺絕,但是也要進行適當控制,不能讓他們有恃無恐。

  “讓梁卓如去治黃,這個主意不錯,正好他善于協調關系,另外也讓他嘗試一下干實事的難度,別總是找你們的麻煩!”

  羅長裿這也算是暗進讒言,不過他實在是對那些文人厭倦透頂,不得不當了一回小人。

  光聽羅長裿怎么說,顯然不行,喬宇還要進行實地考察,看看云南的土改究竟怎么樣,只有眼見為實才行啊,喬宇先去的就是昆明周邊的幾個大型農場,這是云南最早進行土改的地方,現在已經建立起來大片的蔬菜種植基地,主要是供應昆明市內的消費,每年能夠生產四十萬公斤蔬菜,另外還建立了龐大的養殖場,主要提供生豬牛羊!

  “總理,現在這個農場之中有兩千多名工人工作,這種規模的農場昆明周邊還是五六個,城市之中的蔬菜肉食全靠他們供應!”

  喬宇隨手叫住了一位正在挑水的老農,“老哥,我們是外鄉人,頭一次來到貴地,看著好奇,咱們聊一會怎么樣?”

  這位老農放下了扁擔,仔細的打量一下喬宇,衣著雖然不算華貴,但是通身的氣派驚人,而且身邊的人都是一副精明強干的勁頭,另外還有幾位彪形大漢在周圍保護,看樣子絕對不是普通人,老農也顯得有些拘謹。()

  “這位先生,您有什么要問的,就問吧,不過我看不敢保全都知道!”

  喬宇心中暗笑,看來這別小看農民的智慧,上來就給自己一個軟釘子,人家這是要藏著一手啊!

  “老哥,這個農場建多長時間了,你們有多少工人?”

  “農場正式建立還不到一年,原來我們這塊一家一戶的也都種菜,然后送到城內,換些花銷,前一段時間政府不是要進行土改么,這里就改成了農場,原本各家各戶的菜地都集中到一起,說起來我們這人手已經不少了,足有兩千三百多人,這段日子還在增長啊!”

  “嗯,老哥,這建了農產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你們的收入提高沒有?”

  問到了收入老農似乎有些猶豫,顯然還是財不露富啊!

  “老哥,我們也就是好奇,現在有些人總說政府不應該搞什么土改,農民不過是由佃農,變成了工人,繼續受著殘酷的剝奪,生活甚至還不如以前了!”

  “胡說!誰這么說話的,老頭子找他算賬去!”老農的顏色立刻就變了,顯得神色有些激動。

  “老哥,就是報紙上這么一說,我們這些人就是好奇,前來實地看一看!”

  “報紙上不都是有學問的人么,怎么能胡說八道呢,現在這個農場就有我的股份,去年只有半年的時間我就分到了十幾塊大洋,今年的分紅至少能到六十元以上,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只要有幾年下來,我家的那兩個小子婚事就有著落了。說實話以前我真是擔心,家里頭窮的什么都沒有,誰愿意把女兒送到我家來受罪啊,可是這孩子一天天長大了,這也等不起啊,現在我是一點都不擔心,上桿子說媒的都有不少,要是不土改,能有今天么!”

  老農說話之間充滿了一種自信,顯然他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聽到這里喬宇的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老哥,周圍其他的農場辦得都好么?”

  老農微微搖了搖頭,“實不相瞞,我們這出了一個四川大學的學生,這孩子也是奇怪,畢業之后沒有去當大官,反倒跑到老家來,非要帶領家鄉人致富,土改之后,我們就選了他當經理,現在這些都是那孩子帶領我們弄的,周圍幾個農場都沒有我們好,還有幾個已經黃了,你看我們這的工人不少,很多都是外村的,他們的農場維持不下去,就賣給了我們,他們也到了我們這來打工!”

  正在說話之后,一輛卡車向這邊開來,開車的司機正是一個年輕人,他也注意到了喬宇一行人,他就是老農所說的那個川大的學生,名叫謝青云,剛剛送菜回來,他可是有些見識,立刻看出了喬宇一行人的不同尋常。

  尤其是喬宇那一身灰衣顯得很扎眼,謝青云猛然之間想起自己似乎在哪里見過對方。

  “校長!是您么?”

  喬宇擔任過多個學校的名譽校長,這個時代還對于師生關系很看重,天地君親師,老師遠比后世值錢,而喬宇頂著這重身份,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影響這些大學生,這可都是時代的真正精英。

  喬宇沖著兩邊的警衛擺擺手,示意他們放行,謝青云幾步來到了喬宇近前,他當然清楚喬宇如今已經是國家總理,不過謝青云也不笨,現在擺明了是在微服私訪么,而且叫校長也顯得親近。

  “校長,您老人家怎么到這里來了?”

  “青云,你胡說什么啊,我看這位先生還沒你大呢,怎么成老人家了!”

  一旁的老農反倒有些不高興了,這個孩子平時挺精明的,今天怎么這么失態啊,張嘴叫別人老人家,這不是亂了輩分么!

  “四伯,這是我的校長,當初我可是聆聽他老人家的教誨的!”老農一聽對方竟然是謝青云的校長,雖然他還搞不清楚這是一個什么職務,但是能夠教出謝青云這么厲害的學生,這個校長也不簡單,頓時老農就滿心的敬畏,甚至不敢說話了!

  “我還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畢業多久了?”

  “報告校長,我叫謝青云,已經畢業兩年了,當年您在川大講課的時候,我有幸聽過幾堂課,受益終生!”

  “羅先生,這個小家伙這是在給我戴高帽啊!”喬宇笑著沖羅長裿說道,然后又轉向謝青云,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路都是自己走的,你能有什么成績,也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

  謝青云顯得很興奮,用力的點點頭,喬宇接著問道:“青云,你看著土改到底算不算成功了呢?”

  “自然是成功了,鄉親們都靠著土改致富了,生活水平都提升了,怎么不成功呢?”

  “可是也有農場因為經營不善已經難以維持了,現在看起來還是有些急躁了,是不是應該準備的更充分一些!”

  “校長,國家大事我是不懂,不過我覺得租佃體制存在一天,老百姓就多受一天的苦,現在雖然會有些波折,但是只要大家適應了社會的變化,絕對能夠活的更好!”

  “青云說的不錯,改革總要有些付出,早改比晚改好,更不能夠瞻前顧后!”

  “嗯,羅先生,話雖然這么說,但是政府也要把自己的責任肩負起來,統一民主黨也應該站出來,幫助還沒有適應變化的農戶,讓他們能夠找到活路!”

  喬宇又在謝青云的帶領之下,參觀了一下農場,這個小子的確是有些本事,一切都弄得井井有條,除了蔬菜,養豬以外,他還準備種植水果和煙草,另外也在籌集資金建立加工工廠,想來事業只會越做越大!

  “青云,你能夠回家創業,這很好,只要當一個實干家,不夸夸其談,就是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這么多的鄉親能跟著你致富,那就是你的成就!”

  看了幾處農場之后,喬宇還算勉強滿意,大部分的農民已經成功轉換了角色,從佃農變成農業工人,甚至是掌握股權的農場主人,但是也有不少人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一時還找不到方向,這就是所謂的改革陣痛吧!

  喬宇讓政府盡量對這些迷茫的人提供幫助,然后就離開了昆明,直奔江心坡地區而去,這是中國從英國人手中奪回的土地,既然回到了中國的手中,就要牢牢握在手中,永遠屬于中國!

  江心坡被收回以來,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片片的良田悄然出現,中國的農民首先在這里扎根了,只要農民能夠站住腳,這里就永遠是中國的!

無線電子書    辛亥軍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