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七十七章 老劉威武

無線電子書    非常官道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祝海峰嘴角牽了牽,你小子這是搶劫好不好,還饋贈?真敢往自己臉上貼金。

  祝省長沒有再理會他,拿起茶幾上南門港改造項目立項材料,認真翻看起來。

  祝海峰翻看著,金澤滔小聲地在旁說明,這段時間他一直親自參與調查和可行性研究,各種數據爛熟于胸,隨手拈來,口若懸河。

  祝海峰開始還看著材料,不一會兒放下資料,詫異道:“這些文據你都能記住?這個報告你自己親自動手撰寫的?”

  金澤滔有些尷尬地摸摸頭:“祝省長,我說寫大文章,那是泛指,哪真會自己動手寫這么長報告,省長你高看我了。”

  祝海峰哭笑不得,道:“我的意思,你說這些數據能如數家珍,除非是親手寫這個報告,而且,我不認為寫這個報告的人就能記住這些數據。”

  金澤滔嘿嘿笑了:“我是學財政的,對數據有天生的敏感性,再說,這些數據的采集我基本都參與,能記住也不奇怪。”

  金澤滔說的輕描淡寫,祝海峰自嘲地搖了搖頭,這種記性,即便自己年輕時也難及其一。

  隨著年齡增長,一般人的記性會慢慢退化,唯有金澤滔的記性卻與日俱增,現在一般材料,他看上一遍,就能記個大概。

  若能精讀兩遍,不說過目成誦,但能做到記憶猶新,日積月累,金澤滔現在有空的時候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大致算得上博聞強記。

  金澤滔平時也很少炫耀這方面的天賦,包括公開講話,匯報工作,他都會裝模作樣擺上一本筆記本。

  他身邊的人都知道,只要金市長接觸過,或曾匯報過的事情,很難被他忘記,這也促進了他分管的這攤工作,很少有干部糊弄。

  大家都知道金市長記性好,但都不知道金市長在這方面是個怪物。

  這種天賦,他不認為是與生俱來,上輩子,他就沒有這種天賦,或許是因為重生,或許是因為每天勤練搏斗術所致,誰知道呢。

  祝海峰沒有再翻閱材料,示意金澤滔口頭匯報,金澤滔只好從頭至尾詳細講述南門港口概況、設計方案及預算情況,祝省長偶爾會拾起文本翻看幾下。

  每每找不到內容時,金澤滔都會善意地提醒在第幾頁,第幾行,或者哪張圖表,哪行數據,愈是深入聽取匯報,祝海峰愈是驚奇,這哪是人腦,這簡直是人形電腦。

  驚奇之下,祝海峰擺了擺手,說:“不用匯報了,大致情況,我也清楚了,你后天上京城吧,這樣,這個報告,我讓小竺盡快送交有關部門審批,但京城的事情你要自己跑,省里會派人協助你。”

  全面改造南門港口,需要資金十億以上,傾盡南門乃至永州之力都無法完成。

  金澤滔此番提出的一期改造工程概算達1.5億元,就是這一期工程,金澤滔沒指望市財政能掏出多少錢。

  如果要求地方財政安排,估計這個工程就連南門市委及永州地委都不會同意啟動。

  南門港天然條件相當優越,港區水深達13米以上,3萬噸船可自由進出,5萬噸船可乘潮進出,港區一旦建成,將成為越東南最大的深水港口。

  隨著越海經濟的蓬勃發展,海運需求日益增長,再加上越海資源貧乏,輕工業發達,貨物進出量大,可以預見,南門港將成為東南沿海最大的貨物吞吐口。

  但這也僅僅是展望,前景很美好,卻需要金錢鋪設,南門建港區,受益的是永州全境,但出錢的只能是南門。

  南門都沒錢,更不用說其他縣市,現在永州還未撤地建市,沒有相匹配的一級財政,永州也是到處化緣過日子,哪有財力支持港口建設。

  金澤滔對港口建設資金的籌措來源設想是,向省是要一點,跟部里討一點,再自籌一部分,就這自籌,金澤滔都準備向全社會籌資入股,跟道口市場及服裝城的運作模式一樣。

  金澤滔的方案,沒有給地方帶來一丁點負擔,相反,如果給他搗鼓成了,卻是天上掉元寶,白撿一個港口。

  永州上下,都不對金澤滔的計劃抱以厚望,冷嘲熱諷其異想天開,準備看他笑話的大有人在。

  而且,金澤滔提出啟動港口建設項目時,正是地區商量研究南門人事配備時候,開始大家還譏諷他這是嘩眾取寵,奪人眼球。

  但當他競爭副書記及最后的常務副市長連續失利,還有條不紊地開展項目上報審批,又有人議論,是不是競爭失敗,失心瘋了?

  現在誰都知道,第二輪干部考察過后,南門市政府的市長分工要重新調整,新經濟發展戰略屬不屬你分管還兩說,有必要這樣表現嗎?

  金澤滔不是沒聽到這些閑言碎語,競爭常委職務失敗確實讓他失落,相比前世失意了一輩子,這點挫折確實不算什么。

  不管這是自欺欺人,還是自我安慰,金澤滔趕到西州,面對祝省長時,他已經從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祝海峰沒有再看文本,而是翻開了附同報告的一張南門港口態勢圖。

  金澤滔解釋說:“祝省長,越海民營經濟活躍,輕工制造業發達,這些商品都需要從越海運出去,同時,越海又是個資源需求大省,需要更多的生產資料運進來,我們粗略將全省的海運及港口分布描繪成圖,南門的地理位置,及港口條件,理應成為省政府重點開發的項目。”

  祝海峰霍地坐起,盯著地圖仔細察看,這張圖是手繪圖,比例并不準確,圖下方說明很清楚,有分布現狀,也有未來越海港口及海運設想布局圖。

  看了一會,祝海峰向金澤滔伸出手:“放大鏡!”

  金澤滔愣了一下,趕緊在茶幾上摸索出放大鏡遞給祝省長。

  金澤滔湊過頭來,指點著圖紙,解說起未作文字說明的一些設想,其實這些想法,也是金澤滔結合后世越海港口建設的實際,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

  越海港口建設的高潮在香江回歸前后,越海的港口貨物總吞吐量也因此躍居全國第一,成為航運大省,港口強省,這些港口和航道都成為越海經濟大發展的造血泵和氧氣罐。

  祝海峰看了一會,撥了個電話,不一會兒,竺秘書就走了進來,金澤滔不敢怠慢,連忙稱呼竺處長。

  竺秘書很客氣地和金澤滔握過手,在他旁邊坐了下來。

  祝海峰說:“小竺,這兩天你不用跟我,辛苦一下,和南門同志一道把這個報告辦下來,還有,這張態勢圖,你拿去放大復印一份,我有用。”

  又聊了幾句,金澤滔就告辭離開,省政府和省委辦公樓在一個區域,金澤滔從省政府一號樓出來,金澤滔不用再折騰,向保衛問清楚省委辦公樓的方向,直奔省委組織部。

  省委組織部位于省委大院最后面一幢五層建筑,墻面爬滿青藤,連窗臺都給染成綠色,老式的雙開窗呈現著斑駁的紅色,以及窗臺下方灰色的空調主機,共同構成這幢建筑的厚重色調。

  大樓進口是一方青磚砌成的拱形門,里面幽暗的光線讓人望而生畏,金澤滔站在門口等了一會,就看到劉志宏大老遠哈哈大笑著奔了出來。

  金澤滔愣了一下,和南門時相比,現的劉志宏判若兩人,原本那頭引人注目的花白頭發變得烏黑油亮,臉上苦巴巴的皺紋都平展了許多。

  更突出的是,從來都不講究衣著的劉書記,這一回,竟然西裝革履,襯衫領帶,還象模象樣地在胸口別了枚精致的領帶夾。

  劉志宏還沒說話,金澤滔瞪著眼睛在劉志宏身邊轉了三四圈,驚嘆道:“老劉,威武啊!如果不是我熟悉你那股味,就算燒成灰都認得你,換一個人,都以為是你兒子冒名頂替你。”

  劉志宏伸出老拳敲打著金澤滔的胸口,心情十分愉快,神情也十分激動,說:“這身行當,可是花費了我大半年的工資,第一回進省委大院,是陸部長領著進去的,第二回,給攔住了,非要我出示工作證,第三回,在食堂里,差點被大師傅當作無業老游民給趕出來了,痛定思痛,就置了這身金裝。”

  金澤滔哈哈大笑,用胳膊擠了擠他,低聲說:“你這身打扮,可直接年輕了十歲二十歲的,老嫂子是不是有危機感了?”

  劉志宏老臉一紅,罵道:“好歹我也是你的老領導,狗眼看人低,你當我劉志宏是什么人,糟糠之妻不下堂,咱還是黨員干部,沒點覺悟怎么能在組織部立身?”

  劉志宏雖然說得慷慨,但言語間,還是流露著省委大院的優越感。

  金澤滔沒有再跟他笑鬧,說:“閑話休說,晚上,我請你好好喝上一杯,上次走得倉促,既沒盡意,也沒盡興,可不能擺吏部大員的資格,推三阻四的,就這樣,說定了。”

無線電子書    非常官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