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五十八章 角逐開啟

無線電子書    非常官道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隔了一個星期,城關鎮召開干部大會,所有鎮機關干部,下屬各街道辦事處、各村支委書記、村民委主任,齊聚一堂,為今天的鎮委書記和鎮長候選人推薦測評。

  書記會議上關于王力群的推薦早就傳得沸沸揚揚,今天城關鎮的干部大會也格外引人關注。

  大家的議論焦點不僅局限在王力群身上,更多的是聚集金澤滔和陳鐵虎的隔空過招。

  也因此,城關鎮上下,這段時間就象沸了水的鐵鍋,人心惶惑之余,很多人也借機四處活動,紛紛尋求新的靠山和同盟。

  干部調整既是全市人事布局的重新洗牌,同時也是被調整單位各種力量的重新排序。

  厲志剛和盧海飛就成為這次推薦測評中被人看好的重要政治勢力,看好他們,因為是更看好他們身后的金澤滔。

  金澤滔任副市長以來,工作上跟城關鎮交集較多,半年多來,金澤滔在城關鎮已經是兇名顯赫,到現在,城關鎮有兩位副科領導因其落馬。

  很多時候,普通干部看重的不是你職位有多高,名聲有多顯赫,而在于你震不震得住人,而金澤滔,就是這樣一位領導。

  也因此,厲志剛在接任許永華后,很快就在鎮里站住了腳,并在他身邊聚起一股不弱的力量,而圍繞王力群的推薦,這段時間,這股力量不時地去揣測著厲志剛和盧海飛兩人的意圖。

  在王力群的問題上。金澤滔的意見很明確,厲志剛和盧海飛兩人都不能摻乎。

  其實摻乎不摻乎并不重要。正象厲志剛說的:“按照組織原則,作為分管組織的副書記,我不對市委提名的測評對象予以評價,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稱,誰能帶領全鎮干部職工更好地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新經濟發展戰略,誰就更適合擔任鎮委書記。”

  厲志剛說得義正詞嚴,但所有與聞其事者都心領神會。新經濟發展戰備是金市長首先提起,王力群是金市長推動新經濟發展戰略最重要的助手之一。

  陳鐵虎書記推薦的鎮委書記候選人為宣傳部蔣副部長,跟新經濟發展戰略隔了十萬八千里。

  組織上有意讓具有經濟發展眼光的領導任職城關鎮書記,這樣的說法開始悄悄流傳。

  在經濟掛帥的今天,這種說法十分正面。

  陳鐵虎書記得知情況后,讓章副書記親自掛帥,向城關鎮干部群眾推出宣傳部候選人。

  章副書記分管意識形態。宣傳口就在他的分管范圍,蔣副部長還是他向陳鐵虎書記親口推薦的。

  章副書記在書記會議上的倒戈,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他當時說得很明白:“這僅是推薦而已,又不是最后任命,看看再說吧。”

  章副書記有信心在此后的推薦測評環節拉回失分。而他的信心就來自他掌控的宣傳力量。

  書記會議后,關于蔣副部長的先進事跡報道鋪天蓋地在廣播電視報紙上出現,宣傳部甚至將他推薦為省級先進個人。

  章副書記的策略是,既然組織紀律不允許在城關鎮正面做工作,那就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宣傳。宣傳先進,典型開路。這和組織紀律并不矛盾。

  兵貴先聲,在書記會議前,金澤滔就讓柳立海聯系許永華,讓他再次發揮余熱。

  許永華在城關鎮經營多年,各種關系盤根錯節,讓他這個地頭蛇去做干部群眾工作,其效果遠比章副書記這頭強龍要好。

  陳書記光明正大地大力宣傳蔣副部長,金澤滔表面上按兵不動,暗地里卻早已經磨刀霍霍,雙方一直相持到干部大會召開。

  然而,這一天,金澤滔所有的心思都不在城關鎮了。

  剛才劉志宏去城關鎮主持干部大會時,還特地拐到他辦公室告訴他,組織上已經正式找他談話,再過幾天,他將正式卸任南門市委副書記職務。

  按慣例,地委還向他詢問接替副書記職位的人選,劉志宏書記直接向地委推薦了金澤滔。

  劉志宏書記的卸任,也意味著市委副書記的職務出缺,劉志宏向組織上推薦自己,只是將自己推向組織的視野,并不具最終的推薦權,最多自己也只是候選人之一。

  就跟現在的王力群一樣,要想正式上位,還需要經過一番艱苦角逐。

  這樣的機會,對金澤滔來說,十分難得,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

  在南門市委市政府,符合市委副書記條件的兩只手還不一定數得過來,如果論資排輩,怎么也輪不到自己,

  面對這么多的競爭對手,金澤滔之前和董明華說起時還信心十足,但此時,再細數優劣勢,卻是半點把握都沒有。

  對自己來說,優勢和劣勢同樣明顯,歸根到底來說,就是自己任職時間太短,資歷太淺,威望不足,任何人只要牢牢把住自己這個短處,很容易成為致命的劣勢。

  而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工作業績還算耀眼,無論在經濟建設,還是城市建設,短短半年多來,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但也僅此而已。

  金澤滔沒有猶豫太久,他直接打了電話給溫重岳專員,辦公室沒人,跟他秘書聯系才知道溫專員目前在西州開會,要過兩天才回去。

  金澤滔想了一下,又跟地委組織部長王如喬聯系,王如喬也是浜海老書記,算起來,還是自己的老領導。

  無論在浜海還是南門上,兩人工作上的交集并不多,但情份還在,逢年過節,金澤滔都不短禮數,隔三岔五,金澤滔還能經常去電問安。

  王如喬聽到金澤滔自報家門,就先呵呵笑了:“金市長,這段時間,你可是少年風流,春風得意,怎么樣,有什么好事,要跟我說說。”

  金澤滔也不見外,直接說:“王部長,我有事想向你當面匯報,不知道你能不能抽出時間?”

  王如喬沉吟了一會,說:“現在可能不行,等會還有幾個會議要參加,要不這樣,晚上一起,我這里正好來了個客人,一起聚聚吧。”

  金澤滔跟王如喬通過電話,直接離開辦公室,到隔壁的杜建學市長。

  杜市長辦公室也沒有其他人,只有裘星德和他說著閑話,看到金澤滔端著茶杯串門來了,笑說:“澤滔,你還真是沉得住氣,城關鎮那邊銷煙彌漫,濃煙滾滾,你還有閑心串門?”

  金澤滔哈哈笑道:“萬事俱備,只欠今天,不管結果怎樣,我們都應該相信城關鎮干部群眾都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裘星德知情識趣地告辭離開,杜建學搖著食指道:“你呀,還真是信心十足,我看市委那邊這些天工作做得很到位,王力群并沒有多少優勢。”

  金澤滔笑笑:“有沒有優勢,不是誰的喉嚨喊得最響,口號最漂亮,還要看誰能真正把城關鎮的事情辦好,再說,事到如今,我除了端杯茶,搬張椅,看場好戲,難道還能赤膊上陣?”

  在杜建學面前,金澤滔并沒有多少忌諱,倒也放得開。

  杜建學哈哈笑了:“這倒是,聽說,你們商貿系統幾家修煉企業準備聯合建市場,事情有沒有眉目?”

  金澤滔說:“還在可行性考察,我讓他們組織人手開展市場調查,摸摸底子,等有了把握再說話,不管結果怎樣,對他們這種窮則思變的精神,我還是給予了肯定。”

  杜建學點點頭:“南門的商貿企業,總體上還是有活力的,但市場經濟主體地位確立以來,國有合作商貿企業因其經營機制落后,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到了現在,應該放下架子,主動適應市場環境,才能爭取主動。”

  金澤滔表示同意:“所以,我讓他們在轉變經營方式上下功夫,不斷創新經營手段,嘗試股份合作機制,調動多方積極因素,等在這方面有了具體設想,屆時再正式向杜市長匯報。”

  說到這里,杜建學忽然說:“劉志宏副書記即將離任,你有有什么想法?”

  杜建學倒也直截了當,金澤滔笑說:“說沒有想法那是自欺欺人,我正想聽聽杜市長的意見。”

  杜建學認真看了金澤滔一眼,搖了搖頭:“澤滔,和你共事久了,很多時候都忘了你的年紀,想想你的年齡,真的很讓人嫉妒。”

  金澤滔愜意地伸伸手腳,說:“杜市長,當我溶入這個職業時,我自己也會下意識地忽略年紀,熟悉的同志們都還能配合工作,不熟悉的人難免會不服氣,所以,年紀對我來說既是優勢,有時候也是是劣勢,而且是個致命的劣勢。”

  杜建學坐直身體,認真說:“市委副書記這個職位更講究資歷和年紀,澤滔,你長在財經,重在實務,所以綜合來說,你的優勢并不明顯。”

  金澤滔默然,杜建學的話不能說不中肯,市委副書記這個職位,側重務虛,偏向協調。

  他還算嘴下留情,競爭副書記,無論從資歷和年紀上來說,自己不占半點優勢,相反卻是劣勢明顯。”

  但不管怎樣,角逐副書記這個職位的大幕已經啟動,要想參與其中,猛打猛沖最后只能成為旁觀者,還必須仔細斟酌。

無線電子書    非常官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