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010. 姚團隊

無線電子書    反轉人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而這樣的故事,在國內還有很多。

  在李逸帆的影響力,最有名氣的另外一個,恐怕就要數出自于他老家的濱城理工大學的那位姚崇山教授了。

  這位姚教授是濱城理工大學的材料工程學院的一名教授,在這個年頭,他剛剛是博士畢業,而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在閱讀國外的科研資料的時候,就注意到了3D打印這么一門新技術。

  這位姚教授,本身在就讀本科的時候,就是鑄造專業出身,對于國內的鑄造行業,和材料科學的落后是深有體會的。

  他曾經在自己的博士畢業之后了解過,如果想要目前國內的鑄造行業創出一番天地,按照目前國內的材料科學的基礎而言,幾乎是不太可能的。

  畢竟如果你想要在鑄造領域獲得突破,那么你就必須要有跟得上國際水準的材料合金,而如果你想要在材料合金方面下功夫,那么除了幾十年的時間,還有成千數萬億的資金投入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捷徑可走。

  而在這方面,無論是時間,還是資金投入,在目前國內的科研環境而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畢竟我們在材料科學領域落后于國外不是一星半點,而如果想要在這個領域跟上國外的步伐,那么就必須要另尋出路,最好是能夠做到彎路超車。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了解到3D打印技術這門新工藝。

  于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開始聯系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開始組成了一個團隊,在這3D打印技術方面下功夫。

  經過十年不間斷的努力,他帶領著他的團隊。終于是制造出了一臺世界最大的打印機,而且還是世界領先級別的打印機。

  而最最關鍵的就是,他和他的團隊,所研發的這臺打印機,恰好就可以應用在金屬鑄件的加工領域。

  從3D打印技術誕生開始。就有人斷言,這種技術,不過就是一種噱頭,它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取代,現有的金屬加工行業。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現代的金屬加工。經常會加工一些特殊的超硬金屬合金,將這些金屬合金加工成,你所需要的各種機械零部件。

  而這樣的功能,卻恰恰是3D打印技術所不具備的。

  因為3D打印技術的基礎在于,將不同的材料融化掉,然后在根據電腦程序的設置。將這些材料通過噴嘴,按照不同的運動軌跡噴射出去,然后逐層疊加,最后成型。

  而關鍵就是在于這材料融化的方面,目前的融化材料技術,還不能達到融化超硬金屬的地步。

  而即便是你開發出激光燒結技術,使用高強。高溫的激光,來融化金屬,可是你也要面臨一個淬火和退火的問題。

  要知道很多超硬的特殊合金,在冶煉加工的時候,都會有那么幾道淬火或者退火的工序,來保證這些金屬被生產出來之后的特性。

  而這些金屬鑄坯件,在后繼的加工過程中,一旦要是遇到高溫加熱,融化,就會產生退火的問題。就算你再次將這種金屬使用冷卻技術凝固起來。

  可是原來這種金屬所特有的某些特性,比如耐腐蝕,耐高溫,強度大,壽命高等特性。都會隨著這一次退火的工序而失去。

  這樣就造成了3D打印技術,在金屬加工的時候,面臨著改變材料特性的問題。

  就比如高鐵列車上所需要使用的特殊的軸承,這種軸承就需要耐腐蝕,耐高溫,而且耐磨,耐用等特點。

  這就需要在加工這種軸承的時候,選出特定合適的特殊鋼材料,而這種特殊鋼,在鑄造成毛坯之后,可以放倒機床上進行減量加工,如果使用五軸數控中心,很有可能就會一次加工成型。

  可是如果使用3D打印技術的話,雖然是更加的節省材料和時間,但是在加工過程中,你必須要把這毛坯材料使用激光燒結的技術融化,然后在按照特定的程序,來噴涂疊加加工而成。

  而這樣的加工出來的軸承,很有可能會因為在家工過程中,因為使用激光燒結技術,融化了那種特殊鋼,而導致這種特殊鋼的某些特性隨之消失,就比如這高強度的特性,或者是耐腐蝕的特性。

  而這些特性的消失,都會導致這種使用3D打印技術加工出來的軸承的耐用性,還有壽命,都要比使用機加工手段加工出來的軸承要大大的縮短。

  這樣一來就顯得是格外的得不償失了!

  而這位姚崇山教授所帶領的團隊開發的3D打印技術,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不是專門來生產這種工業部件的。

  而是用來生產一些工業部件的鑄造模型的,使用這種3D打印技術生產出來的工業模型,加工時間要比傳統的手段,節省百分之三十五,而成本上更是可以節省百分之四十。

  這種模型一旦制造完成,那么如果你使用澆注技術的話,就可以大批量的制造這樣的工業零件。

  如果使用沖壓技術的話,那么也同樣可以以這樣的模具,來大批量的生產工業零部件。

  而且生產出來的工業零部件,只需要后繼打磨一下,就可以成為成品用件。

  雖然這樣的技術,對于需要機加工的部件,沒有什么突破,但是對于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澆鑄技術,和沖壓技術的工業零部件來說,卻是一個福音。

  要知道目前工業領域,加工金屬零部件,最節省資金的工序,就是大量使用澆鑄,或者是沖壓的手段,尤其是在汽車制造領域。

  而在使用這樣的制造手段之前,最重要的一向準備工作就是要開模,也就是率先制造出合適的模具,然后以這個模具為藍本,進行大面積的加工。

  而因為精加工精密度的問題,我們國家的工業開模技術一直不是很先進,就拿汽車領域來說。

  在我國諸多民營資本進入汽車制造領域的時候,大家在為汽車拼接不見開模的時候,所生產出來的成品,拼接到一起之后,那些拼接處的縫隙都是驚人的。

  就比如汽車發動機機關蓋的接縫,還有車燈的接縫,或者是后備箱蓋的接縫,最早的時候,有人測量過,最粗的地方,都是人家日本車或者德國車的兩倍,甚至是三倍。

  而這樣粗糙的作風,一方面會讓顧客們忌憚不已,而另外一方面,也會因為模具精度不夠,在拼接的時候誤差過大,而導致車子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會異響不斷,小毛病不斷。

  這樣一來不但會導致汽車大規模的返修潮,同時也會大大的降低你自己的品牌在顧客當中的口碑。

  而在上輩子的時候,這樣的問題,一直不曾太多的引起,國內民營汽車從業者的關注,直到他們的產品,因為粗糙的做工,而在國內引起大面積的消費者投訴之后,這才引起了他們的關注。

  而這樣的問題,也一直拖延了五六年之后,才得以解決。

  而他們解決的辦法,就是每當自己設計出一款新車,就直接拿著圖紙,到日本去找人幫忙來開模,這樣一來,不但是浪費了時間,最主要的是還浪費的金錢。

  而且當國內因為政治問題,和日本產生摩擦的時候,他們在日本也會受到諸多的刁難。

  這樣的情況,在國內也就是BYD一家,能夠很好的解決,因為在2008年之際,趁著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際,他們干脆就斥巨資,在日本直接收購了一家開模造具的企業,掌握了這門技術,這才解決了他們自身的難題。

  而國內的其他汽車從業者,則根本就沒有BYD的這番魄力。

  這也就說明了,我國在模具領域比日本,和德國,美國這樣先進的機加工領域技術發達的國家的差距。

  就算我們能夠收購他們的技術,可是在精密制造領域,我們卻還是要比他們差,畢竟人家在這個領域已經摸索了幾十年了,有著足夠的技術經驗,而這方面卻是我們所不具備的。

  但是如果我們使用3D打印技術的話,卻絕對可以在精密制造領域,來一次另辟蹊徑的彎道超車。

  畢竟他們所仰仗的不過是他們高精密的機加工工具和手段,而3D打印技術,靠的則是另辟蹊徑,重新發明一條合適的發展之路。

  而且這條路,比他們的那條路,更加的節省時間,而且也是更加的節省成本。

  一想到這些,李逸帆就忍不住有些著急。

  上輩子這個姚崇山教授被人們所關注的時候,正是他大功告成,將他們的世界最大的3D打印機研發出來的時候。

  那時候因為國際上3D打印技術發展的如火如荼,國內對這種新科技也是特別重視,正在全國范圍內尋找有過這方面從業經歷的專業人才,也就是這個時候這姚崇山進入了國內高層的視野。

  后來他和他的團隊,還被邀請參與過國內某項軍事工程的建設…

無線電子書    反轉人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