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一六六、教我打仗

無線電子書    明末朱重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當朱元璋將“秋賦”運回到山寨里時,山寨里正在秋收!

  在寨子的外圍,有許多座小山頭,這些山頭上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基本上都被鄉民們開墾成了田地,這些田地并不大,而且形狀各異,有的是斜著的,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三角形,甚至有的根本說不出來是什么形…勤勞的中國農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因地制宜,變廢為寶。

  黃龍山的土地雖然算不上多么肥沃,甚至可以說有點貧瘠,但是再貧瘠的土地也比遭了旱災的土地要強,這一批村民憑借著山區里的一點溪水,以及從山外帶回來的種子,居然收獲了一批糧食。

  在這些邊角小田里,有一些鄉民正彎著腰,在田地里收割著莊稼,他們的影子被陽光拖得長長的。這些在收割莊稼的農民,就是最早來到山寨的那一批人,因為他們來得早,所以打下的基礎也好,占地也占得早,今年才能順利地收獲莊稼。

  至于后來的鄉民,他們開墾出來的田地就距離寨子有點遠了,有的甚至要翻過兩個山頭才到,而且他們的田地開墾出來還沒到一年,根本沒趕得上播種期,所以今年沒有收獲,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誰叫他們一開始不加入朱元璋的手下呢?

  沒有收獲的農民們,只好用有點羨慕的眼光看著別人收割莊稼,心里酸酸的,要是早些…早些聽朱八哥的話就好了。

  朱元璋帶著軍隊從山坡下經過,田地里的農民們一起向他問好,有些則在軍隊里尋找著自己的兒子,兄弟,父親,丈夫…不時有人驚喜地招呼著某人的名字。

  山寨的第一次秋收!一個很好的開端!這意味著寨子終于可以自己產出一些基本的糧食,不會完全看著山外的臉色過活。

  朱元璋向山坡的農民們微笑,雖然曾經一世為帝,但朱元璋本人最喜歡的職業還是農民!他是在貧窮的農民家庭出生,對農民這個職業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他極為討厭貪官,曾殺得貪官血流成河,他也不喜歡商人,曾對毫不留情地打壓。

  上一世的事情,現在想起來,有的對,有的錯,有的需要完全推翻,有的則需要小小地修正,總之,這一世一定能比上一世做得更好,但無論如何,他對農民的那份偏愛,是不會變的。

  “朱八哥!今年我收了不少糧食呢…哈哈哈!”一個小老頭兒對著朱元璋大笑:“自從崇禎元年秋天跟著您反到到山寨來,白吃了您一年多的飯了,今年…我終于有了自個兒的收成。”

  朱元璋微笑著揮了揮手:“哪能說您白吃呢?您兒子不是在我手下干活嗎?沒有他幫著打仗,我也弄不回來這么多東西,您就放心地享用吧。”

  “嘿,我那不爭氣的兒子,以前就知道吊兒郎當地晃來晃去,跟那些青皮無賴混在一起,現在跟著您出去做正事兒,我心里特實在,您把我這兒子管教得好啊…現在他當了兵,回家時對我都恭敬得多了。”老頭兒滿臉笑意:“對了,咱們剛上山那會兒就說好的,我要把收獲的糧食上繳給您一部份…當做我交的稅賦。”

  “嗯!”朱元璋沒有推辭,只是點了點頭,收稅這種事,推辭不得,如果礙于什么人情一類的推了一次,將來就不方便再收了,如果把寨民們養成了不交稅的惡心,那將來又會弄出一個收拾不下來的壞局面,就像現在的大明王朝一樣。

  從小老頭兒的田邊經過之后,一路上,山坡邊不停地有人招呼,說的話也大至和小老頭兒說的差不了多少,這些鄉民們沒有參軍,沒有親手去參與“收稅”的工作,也沒有與進山來圍剿他們的官兵交過戰,所以他們吃著朱元璋分配的糧食,心中一直有點揣揣不安,一直想著要為山寨做點什么,現在終于迎來了收獲季節,豈有不趕緊表現一下的道理?

  朱元璋微笑著向他們揮手,一一回應。

  等到進了寨子,他照例將所有人召集起來,開始分配戰利品。糧食、生活用品還是像老樣子一般分發出去,保證鄉民們的基本生活。那些已經有了田地,收獲了自己的莊稼的村民,他也照發不誤,并不會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收入,就不把軍隊搶回來的東西分發給他們。

  因為朱元璋非常了解人心,人這種東西,不患貧,患不均!如果有了收獲的鄉民不發東西,只發給沒收獲的,那豈不是變相地鼓勵大家都別干活?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多勞的多得,少勞的少得,有收獲的人多得些東西,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過他發東西的方式還是和上次一樣,糧食每個人都發,保證每個人的基本生活,但是日常用品按軍功發放,這樣一來,有軍人的家庭,就能得到細頭、針、鍋等等山寨里無法自產的物品。而沒有軍人的家庭想要這些東西,就需要用自己收獲的糧食去找士兵換取…這樣一來,整個山寨的鄉民都能在寨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總之,你要么干活,要么參軍,如果啥也不干,就只有一口飯吃,沒別的生活用品,那日子也會很難過的。

  正在忙著分這分那的時候,負責山寨防御的拼命三郎突然湊了過來,表情古怪地道:“朱八哥,山腳下突然來了一行人,說是要來拜訪您…很古怪…您去看看吧!”

  “拜訪我?”朱元璋大奇,這什么地方?這里是山賊聚居之處,居然有人要來拜訪?

  朱元璋走到山寨門口,向下一看,只見遠處的山腳下,有二十來條漢子,都穿著青衣小帽,一看就是某富家子弟的家丁,其中有兩個家丁抬著一頂滑桿。

  所謂滑桿,就是兩根光滑的竹竿,在中間掛著一張軟網,像個兜一樣,這玩意兒其實是用來抬人的。在崎嶇不平的山地,轎子一類的東西是很不方便的,壓根沒法抬,但是滑桿卻可以在山道上奔行如飛,所以有點身份地位的人進山,就喜歡找兩個身強力壯的人抬滑桿。

  朱元璋定睛一看,滑桿上抬著的應該就是要來“拜訪”自己的人了,這個人他很面熟,正是許人杰許大老爺,今年三十二歲,米商。

  “喲,那不是許人杰嗎?”跟在朱元璋身后的朱八、馬小天、甚至獅子狗等人都認出了他來,一起大奇:“這許人杰跑到咱們這里來干嘛?而且咱們前腳從白水回來,他后腳就跟上,必然圖謀不軌。”

  “他不是圖謀不軌。”朱元璋笑了:“他是來找我學東西的。”

  “學東西?”眾人大奇。

  若給他些時日好好調教,許人杰或可成為一名智將。朱元璋并沒有把這句話說出口,他只是揮了揮手道:“去幾個人,把他迎上山來。”

  對于朱元璋來說,沖將、猛將,這兩種玩意兒很容易弄到手,原因很簡單,他是賊,凡是跑出來當賊的,沒幾個不是膽大的,所以賊軍里要弄到沖將、猛將,難度不大。像王二、拼命三郎、獅子狗,這些人都是做沖將和猛將的好料子。就連王左掛那么不成器的軍隊里,也有苗美、飛山虎、大紅狼這幾個強人。

  賊軍最難弄到的,就是智將!說難聽點,賊軍缺腦子!

  一萬個做賊的,里面可能只有一名讀書人,搞不好一名都沒有。這道理很簡單,十年寒窗苦讀書,讀成了是要去當官的,誰會讀完了書之后去當賊?這不是發神經病么?

  不光是朱元璋,明末農民起義的所有義軍首領,都面臨著一個缺智將的問題。就拿張獻忠來說吧,這家伙多厲害啊,作風強硬,戰力頑強,但他抓到一個秀才潘獨鰲,就趕緊將這位秀才請來做軍師。

  再說李自成吧,這位夠猛,那可是魔王級別的。民間傳說,李巖李公子是他的左膀右臂,這個李巖李公子是什么身份?舉人!僅僅只是一個舉人!不是進士,不是詩圣,也不是什么鴻儒或者江南四大才子,也就僅僅是一個舉人罷了。

  像許人杰這種讀過書,會算數,搞得清楚東南西北,說得明白天下大勢的人才,目前山寨里就一個,那就是朱元璋本人,別的人全部抓瞎。如果能將許人杰拐入伙,這將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朱元璋豈有不迎他的道理!

  不一會兒,許人杰在馬小天等人的帶領下,上了山來。他這人挺有趣的,遠道從白水跑到山寨下,他一直坐著滑桿,但到了走上山寨大門這條山道,他卻下了滑桿,用自己的腳爬了上來。

  朱元璋心中暗暗點頭:讀過書的人就是這點好,識禮數,許人杰下滑桿這個小動作,說明他對我的尊敬,不敢坐著滑桿高高在上的走到自己面前。

  他站在山寨門口靜靜地等著,只見許人杰走到近前,見到了朱元璋,對著他恭敬地作了個揖,然后大聲道:“朱八大哥,我這次來拜訪您,就想著一件事…您能不能教我打仗啊?”

無線電子書    明末朱重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