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7章:震驚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277章:震驚  山東,趙家堡。

  趙巖正在和趙全研究著抄家方案。

  “公子,依老奴之見,還是讓內閣出面,畢竟江南地區還有守軍,武警部隊并不是很好活動。”趙全建議道,崇禎雖然撤了各地衛所和軍營,但江南地區卻是沒有撤掉太多,每個州縣依舊有幾百至幾千守軍。

  武警部隊在江南地區并不能深入州縣執法,江南地區的武警部隊大多都是在野外駐扎,負責設卡稽查、收稅,以及打擊土匪。

  “不用內閣出面,讓各省武警部隊入城緝拿。”趙全否決了趙全的提議,說道:“我們在江南地區兵力充裕,沒這個必要。”

  “可若是如此,極易引起動亂,根據情報部的調查,江南地區的上層階級皆已形成聯盟。”趙全說道。

  “不破不立。”趙巖說道。

  趙全楞了楞,半響點頭道:“老奴知道了。”

  七月十八,趙家堡致電江淮、江西、浙江三省武裝總部,入城緝拿經濟犯,并查封各擾亂市場之糧行。

  電報發到了江浦火車站,江浦驛站迅速派遣人員將命令送出。

  七月十九,江淮武警部隊以千人為一隊進入各州縣執法。在進城時,個別州縣發生武裝對峙。

  而南京的武裝對峙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南京官員將武警部隊拒之城外,不允其入城。

  結果當天晚上,城內沖出一群不明人員,突然占據了南門,接著打開城門將武警部隊放入城內。

  三隊武裝警察自南門突入城內,成捏官軍不由驚駭,在驚慌中南京官軍陸續被武警繳械。

  天亮時,百姓探出頭看向街道時,街道上早已沒有了官軍的影子,取而代之的卻是山東政府派遣至各省的武裝警察。看到武裝警察在街上巡邏,百姓們不由松了口氣,放心的走出了家門。

  百姓對山東派遣到各省的武裝警察并不排斥,反而十分歡迎。

  這些武裝警察平時不僅剿匪,而且還經常幫助百姓,百姓若有困難找上門,他們定然會出手相助。

  如若是經濟上的困難,武裝警察會安排他們移民至山東,到山東去找份工作,或者在山東培訓一段時間再移民海外。老弱病殘則送到收容站去,山東政府還是養得起的。

  病痛的困難,這些武裝警察也會熱心提供醫藥,武裝部里都有配備軍醫,這些軍醫平時沒事做就給百姓看病。

  救援搶險什么的,這些武裝警察都能上。

  各省百姓對這些武裝警察都十分歡迎和擁戴,見是武裝警察進了南京城,百姓并不害怕。

  這些武裝警察進了城,立即撲往此次行動的目標。

  連夜查封了南京城各在名單之上的糧行及糧倉,并且連夜砸開了住在南京城的糧行老板的家門。

  同時貼出安民告示。

  當天晚上南京城內,鎮守太監被嚇得直接尿了褲子,南京官員躲在家里也是忐忑不安。

  不過進城的武裝警察并未進他們的家門。

  第二天,百姓和官員看了安民告示,南京城依舊正常運轉。不過一些嫌犯并未抓到,很快進城的武裝警察又貼出了通緝令,并給出了懸賞。

  不出半日,一些逃過搜捕的糧行老板在秦淮河被抓獲,這些人昨天皆在秦淮河過夜,在懸賞下,被百姓舉報抓獲。

  江淮、江西、浙江三省各州縣情況不一,有的州縣被武警部隊直接進城,有些州縣則在情報人員的配合下進了城。

  但進城后,城內皆無太大的反抗。

  在兵戈之下,三省之地的上層階級一個個都還未反應過來。城中的官兵不是被控制了就是不敢抵擋武警部隊。

  那些官員更是沒膽去抵抗,棒打出頭鳥的道理誰都懂。

  三天之內,二十三家糧行被封,大量糧食被查封,二十三家糧行的老板、掌柜被武裝警察逮捕。

  江南地區為之震動。

  趙家堡上下高層卻也為此事感到震動,不為別的,從這二十三家糧行中陸續查封的糧食已經上升到了兩千余萬石。

  目前糧食的收購價一般都維持在6角錢上下浮動,商品糧價格一般都在1元錢左右,如此數量巨大的糧食囤積,不得不讓人震驚。

  農業部發現,今年他們對大明的糧食產量有所誤判。雖然種種原因的前提下導致農業生產遭到阻礙,但這些現象遠遠比不上恢復的速度。

  在流賊、建虜、匪患平定,及大修水利的背景下,大明農業恢復是十分快速的,也是異常頑強的。

  若非這些糧行囤積了將近兩千萬石糧食,糧價甚至可能下跌。

  “這是個好機會。”趙巖看了報告后,迅速意識到了當前局勢賦予的契機,“讓各大報紙迅速個根進,把輿論調動起來,年底之前接管南方全境,各部門需緊密配合。”

  趙巖的命令很快傳達了下去,各部門接到命令,意識到不久的將來,山東政府即將占領整個大明。

  此時崇禎的勢力范圍主要集中在北直隸及江南地區,北直隸的主要勢力以皇親國戚,公卿貴渭為主,北方的地主基本上被收拾了個干凈。

  山東、山西、陜西、四川、湖廣、河北六省之地已被納入山東行政范圍,行政人員進入地方,地主階級的影響力大幅度下降。

  如今只剩下南方,南方舊勢力強大的省份主要以江淮為首,江淮地區包括后世的江蘇、安徽兩省。爾后是浙江,次為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云貴、廣西三省則不足為慮。

  其中福建情況特殊,福建雖在內閣的行政之下,但福建實質上已被山東政府所掌控,其中船廠、海關皆是山東政府所控制,而福建基本上沒什么耕地,60的耕地都集中在閩北地區,地主勢力并不大,反倒是海員的勢力較大,一些在山東海軍中混得好的船員都衣錦還鄉了,擴大了山東政府在福建的影響力。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趙巖的宗族勢力盤踞漳州,雖然趙巖對遠在福建的趙家宗族的聯系不是親密,但趙全卻是經常聯系漳州找家宗族,這方面基本上都是趙全經手,趙巖基本上不過問此方面。

  漳州趙家堡的影響力在鄭芝龍倒臺后迅速增強,宋代皇室之后的名頭基本上已是眾人皆知。

  因此漳州趙家無人敢惹,漳州趙家堡見趙巖對他們并不親密,行事也比較低調,沒有到處惹事。

  查封的行動在七月間一直蔓延到了福建、廣東,名單上的二十三家糧行在南方各省的糧店被查封一空。

  濟民糧行在得到了查封的糧食,以及無人搗亂之后,迅速將糧價壓低,并將商品糧零售價壓低至每石1元。

  江南地區的糧食恐慌迅速平息下來,若非如此,江南地區必然出現糧食搶購風波,到時民眾也開始囤糧,那麻煩可就大了。

  不過江南地區的舊勢力明顯開始躁動,此時江南地區各地保皇會一合計,決定還以顏色,對山東政府進行反擊。

  很快,南直隸就發生了暴力打砸糧店事件。

  十數家濟民糧行的糧店被人砸毀,并且還焚燒了店內的糧食,還打死了十三名糧行護衛,打傷人員無算。事件的發生地皆是遠離武裝警察駐守地點之地,糧行雖有護衛,然而涌出的暴徒太多,護衛在沒有什么防備的情況下不是被放倒就是敗退。

  暴動發生后,山東民眾為之震驚,隨后演變為憤慨。

  趙巖馬上下令嚴查,這種暴動是最讓人惡心的了,但想要查出暴動策劃人員,卻的輕而易舉。

  首先這次暴動,大多都是數十人一起出動,人數如此之多,查起來就容易得多了,住要抓到一個,便可順藤摸瓜一路查下去。

  與此同時,山東行政部正在加緊公務員的培訓,并催促十二年上半年的考核結果未上報的盡快上報。

  七月底,趙巖在趙家堡與各部門高層研究數日,從上半年官吏考核結果中抽調上千名表現突出,政績廉潔的官員,以及上萬名執法嚴格的吏員。

  這些官吏將被抽調至江南地區,這些官吏皆是有經驗的行政人員,而那些剛出培訓班的公務員則補充到調抽區的基層去進行培養。

  此時趙巖的行政人員培養方案已經確定,即從已完全掌控的區域抽調經驗豐富的行政人員,將他們抽調到未掌控的行政地區,然后用剛培養出的公務員進行補充。

  如此不斷的抽調,不斷的補充。

  補充到已掌控行政區域的公務員在工作時受到的監督最大,同時在制度完善的地區行政,出現的幾率很小,因為這些地區有人監督,而且是全面性的監督。

  這就像是種樹,讓樹苗在成長過程中長得直,不讓樹苗長歪,等長直了之后在抽調到監督力度較小的地區。

  對江南的接管,參謀部內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先難后易,另外一種意見是先易后難。

  趙巖還是選擇了先易后難的接管政策,因此這些抽調出來的官吏將先接管江南地區的二、三線城市,然后再接管一線城市。

  這種選擇延續了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若是一開始就拿一線城市開刀,那么即使只掌控了一點點地盤,也會引起劇烈的反應。

  山東的輿論開始跟進,就江南糧商囤糧之行為,予以強烈的譴責。

  其后又發生暴動,輿論上再次掀起狂風大浪。山東政府此時也找到了借口,內閣連日召開會議,連連罷免江南官員…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