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3章:悲劇的夜襲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213章:悲劇的夜襲  若將這十幾萬蒙古大軍圍殲河套,蒙古各部落將再無多少戰力,大明便可曾經攻占蒙古,并向西域挺進。()

  蒙古若平,大明北方即可得百年安定。

  然若大明不思進取,百年之后必有外患,西歐的沙俄已經開始向亞洲推進,甚至無需再過百年,說不定用不了多久,雙方就會產生邊境沖突。

趙巖接到作戰指揮部的報告,只回復了一個字——打  什么天可汗,虛名而已。

  就算是實至名歸,趙巖也無法容忍蒙古的存在。

  民族血仇,是時間所無法抹平的。南宋幾千萬漢人被蒙古屠戮一空,這比帳怎么算?后世不對異族進行清算,只能說是當權者已經失去了民族的底線。

  這個民族真的站起來了嗎?

  永遠都沒有站起來。

  只是營造出了一個自吹自擂的輿論氣氛。

  對于蒙古,趙巖要堅決剿滅,沒有任何余地可供選擇。

  把蒙古十幾萬人圍在河套,讓趙巖心情感覺大爽,只要把這十幾萬人殲滅,蒙古就再也翻不起大浪來了。

  而滿清現在也已經翻不起大浪了,等攻城掠地搞清楚后,就是追殺的階段,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將他們徹底滅族。

  山東軍在蒙古的不斷勝利,也讓大明的那些激進分子十分激動,導致近月來山東的士子更多了。

  這些士子很多都有著激進的思想,改造起來十分容易,這是一種正確的人,也將做出正確的事。

  他們在山東受到了較大的重視,培訓后很多都非配到了登萊軍事學院學習。

  登萊軍事學院,分陸海空三軍,除了空軍還屬于空想階段,海陸兩軍的學員都很多,大量軍官在學院中進修。

  進入登萊軍事學院學習,已經成了目前山東軍上下士兵的夢想。一旦進入登萊軍事學院,出來就是軍官。

  而要想進入登萊軍事學院學習和進修,必須在軍中表現良好,除了表現良好,還要有一定的軍功。

  每個月,都有許多士兵被選入登萊軍事學院學習,還有許多軍官被被派回來進修。

  登萊軍事學院的校長由趙巖親自擔任,每個星期都會給學員們將一堂課,趙巖所講的課程并非是如何打仗,而是向學員們講述未來的戰爭會演變成什么樣的模式。

  而趙巖教給這些軍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隨著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未來的戰爭將是物質的戰爭。

  一個軍事強國,不僅要有大兵團,還要有大工廠、大實驗室,戰爭將不再是與的碰撞,而是機器與機器的碰撞,的潛力是有限的,而機器的潛力卻是無限的。

  同時趙巖還提出了‘綜合國力’這一概念,綜合國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國家在戰爭上的潛力。

  人口、工業、經濟、財政、工業動員、兵力動員、軍人素質等等,都是影響戰爭勝敗的因素。

  而一個國家存在的意義,就是保衛民族,維護民族的利益,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打倒一切有可能構成威脅的國家。

  換個角度來說,國家存在的意義就是不斷的發展,不斷的發動戰爭,否則就要承受戰爭。

  趙巖這樣的思想,讓軍事學院中的學院和軍官們一個個都變成了激進派。

  而在未來戰爭的方式上,趙巖的通常是架設某種武器出現后,戰爭會變成什么樣,例如機槍出現后,戰爭會變得怎樣?

  而機槍又不是一個想象中的事物,因為無煙火藥已經正在研發,同時氣導式換彈在理論上也是可行的。

  火炮的威力與射程大幅度提升后,戰爭又會變得怎樣?

  坦克、飛機出現后,戰爭又會變得如何?

  坦克和飛機,只是想象中的東西。然而蒸汽機的成功,意味著這些東西并非空談,更是極有可能出現的。

  答案便是,火炮的威力大幅度提升后,士兵將躲入戰壕之中以求自保,同時在配備大量的機槍和鐵絲網。雙方都如此之下,將會陷入一種包圍與反包圍之中,雙方層層疊疊的即包圍著敵人,又被敵人包圍。而雙方都缺乏突破包圍圈的能力,將陷入一種長期的僵持階段,任何試圖以密集沖鋒的方式突破包圍的一方,都將遭到慘重的打擊。

唯有不斷的炮擊  雙方都將被拖入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而坦克、飛機出現后,雙方則擁有了快速撕開敵人防線的能力,從而又將進入運動戰的時代…

  趙巖給這些軍官講這樣的課程,主要是為了引導未來的建軍方式,避免未來在軍事上出現發展的歪路。

  同時也算是給他們開闊視野,免得發展到一定程度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從而不思進去。

  山東軍在蒙古的不斷勝利,也加劇了許多人的恐慌。

  那些地主眼睜睜的看著趙巖一天天的不斷壯大,也開始提心吊膽起來,哪天趙巖擴張到他們所在的省份,也來那么一個《山東農業稅征收法案》,那么他們的田產可就完了。

  崇禎也每當看到捷報,都有一種心神不寧的感覺。

  這次趙巖征伐蒙古,讓他很不爽的是,盧象升竟然也跟去了,這讓崇禎很生氣,連發了幾道圣旨去給盧象升,結果卻像是泥牛入海,一點動靜都沒有。

  不過讓崇禎較為欣喜的是,趙巖已經連月來向大明各省派遣兵馬,山東的兵馬已經變得極為分散。

  而且根據錦衣衛的線人刺探,山東又開始擴軍了。

  雖然說擴軍的人數不清楚,但肯定是因為兵力不足,以山東現在這樣的擴張姿態,想把兵力集中在山東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如楊嗣昌所說,山東遲早會像暴秦一樣,自取滅亡  若是趙巖知道這個言論,必然會笑翻。秦朝自取滅亡是不錯,然而絕對不是因為好戰而滅亡的。

  秦朝擁有強大的戰爭能力,他們的很多東西都很先進,但在滅了六國之后,那些武器什么的就被銷毀了,結果到秦二世的時候秦國被項羽殺得大敗。可以說滅六國前的秦國,和滅六過之后的狀態是極為不同的,戰斗力飛速退化的原因,還是因為自毀長城,自我銷毀了許多東西。

  以山東軍這樣把打仗當成賺錢的生意來做,想要打到滅亡,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五個步兵旅突入河套,雙方在使者的通話下,進入了一個僵持階段。山東軍卻是僵持得起,自從進入河套地區作戰后,后勤改由黃河運輸了。

  先將物資運往陜西,然后再運出陜北。

  后勤補給從開戰到現在從未中斷過,雖然俘虜了大量的牛羊,但食品還是按照往常那般供應,只是不送肉了而已,反而送來了許多水果。

  山東軍的伙食是很豐盛的,除了很多已經做成了半成品的谷物,還有肉食的調料和魚干外,這次還送來了許多蘋果和一些桃子。

蘋果是去年放在地窖里的,桃子是剛成熟的,還有點青綠。能在作戰中吃到水果,讓山東軍上下都是一片歡騰,此時心中除了效忠,還是效忠  每天牛羊隨便吃,后勤部隊還會時常送來水果和糕點什么的,軍營內天天一到吃飯的時候就是肉香彌漫,就是沒有酒。

  而蒙古人那邊就慘了,時間一天天的拖,他們的口糧越拖越少,談判的資本也在慢慢的流失。

  盧象升的宣大兵馬也有相同的待遇,這讓他不由感嘆,趙持堅這個連宮殿都不舍得造的家伙,對待士兵卻是異常優厚,原來錢都花到這個地方來了,難怪一個個老兵的身板都是那般壯碩。

  一個用銀子砸出來的軍隊。

  然而趙巖這銀子卻砸得高明,他不是用銀子拉攏軍官,而是用銀子拉攏士兵,只要士兵的心永遠抓住,那么這支部隊永遠都是他的。

  而山東軍的軍官,并不是等級越高地位越高,而是等級越高責任越高,在這里沒有傳統的官僚制度,沒有地位高低之分,不是等級高了理所當然的比普士兵尊貴。只有責任高低之差距,在賞賜的時候,軍官相比普通士兵來說,最多不會超過五倍。

  這些軍官一旦脫離了軍隊,就什么也不是,他們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

  僵持階段到了四月下旬結束了,隨著趙巖的命令傳到,作戰指揮部隨即下令清剿河套地區的蒙古大軍。

  現在的蒙古十三萬大軍,在作戰指揮部的參謀人員看來,只配用‘清剿’一詞,而不是殲滅。

  拖到四月下旬的蒙古人已經吃掉了一半馬匹,雖然他們大多一人雙馬作戰,但損失了一匹馬后的戰斗力還有多少?

  相比同樣是一匹馬的山東軍步兵旅,速度上已經是相差不多了。

  五個步兵旅齊頭并進,開始在河套地區與蒙古大軍逼近。蒙古人見談判失敗,明軍不接受他們提出的條件,甚至連不接受哪點都不清楚,但談判是失敗無疑了,此時的蒙古各部落打算拼死一搏。

  明軍已經赤露o裸的打碎他們所有的僥幸和幻想,就如圍城者多數只圍三面一般,明軍卻是把四面都圍死,除了拼命還有其他辦法嗎?

  十三萬蒙古騎兵,開始向山東軍發起進攻。

  然而每次他們靠近山東軍六里之外便會遭到炮擊,那是十幾匹馬拖拽的重炮,而當他們靠近到二里外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地獄之旅,那密集的炮擊打下來,讓他們發覺死亡竟離他們如此之近。

  每個營都有一個炮兵連,一個連90名炮兵,擁有30門輕型火炮,其中10門加農炮、20門榴彈炮。

  一個步兵旅擁有450門輕型火炮,也就是150門加農炮,300門榴彈炮。

  加農炮是放在陣前使用的,射程相比加農炮更遠,75毫米口徑的有效射程同樣達到1200米,最大射程能達到1700米。

  加農炮的威力比榴彈炮打得多,因為加農炮是平行打出去的,敵人在沖鋒時,每發炮彈必然都能夠讓人斃命,而且炮彈還會沖出一條血路。更兼具瞄準簡單的特點,發炮時幾乎不用計算什么彈道。

  而榴彈炮在對陣中的優勢在于,能夠適應復雜地形,并且能夠在陣后不斷打擊敵軍,缺點就是殺傷力不如加農炮大,射程也沒有加農炮遠,還要計算彈道。

  同時每旅還有一個炮兵團,也叫重炮團,他們裝備的火炮全是重炮,那種125毫米攻城炮已經被淘汰,換成了真材實料,有效射程達到3000米的200毫米加農炮。

  重炮團一共裝備4300門重炮,平均八名士兵負責一門火炮的運轉,其中100門是加農炮,300門是榴彈炮,全是200毫米口徑的。

  四月二十六,逼近到鄂爾多斯部的老巢時,十三萬蒙古大軍踩著轟隆隆的馬蹄,向山東軍行來。

  他們的速度不快,估計是想在山東軍面前擺開陣形。

  結果他們在離山東軍六里之外,就遭到了重炮團的猛烈轟擊,炮兵團的400門重炮全力開火。

  碩大的榴彈炮從天而降,一炮炸開,方圓十米內的蒙古人,悉數被火藥爆炸所產生的沖擊波震死。

  十米開外的,若是炮彈是半空爆炸,那彈片就如同雨點一般灑下來,簡直不讓人活,而重炮團在轟炸3000米外的這樣的定點,炮彈引信都是經過不斷測試,同時更有嚴格的生產把關,50的榴彈都能在3000米外的半空爆炸。

  而加農炮則更是猛烈,一路沖到三千米外,卻還是勢頭不減,直接在蒙古人中間沖出一條鮮血淋漓的通道,然后轟然爆炸。

  第一師五個步兵旅,總共裝備了2000門重炮,大量的軍費都投入在了火炮之上,而第二師的炮兵團,根本沒有如此之多的重炮。

  大量的投入,也讓第一師的步兵旅變成一只恐怖的鋼鐵巨獸,騎兵旅除了在機動能力勝過步兵旅外,若是對陣只能是慘敗。

  騎兵旅不過是用來欺負那些文明程度低的敵人,用騎兵旅去收拾他們卻是非常劃算,畢竟機動能力強,效率比步兵旅高得多。

  但步兵旅才是趙巖手中的王牌部隊。

  剛靠近的蒙古大軍,遭到了兩個旅的火炮打擊,作戰指揮部根據斥候的報告,在地圖上畫出了一個區域,進行盲點射擊。

兩輪炮擊之后,蒙古人丟下一地的尸體,敗退了  步兵旅繼續推進,在炮擊區域,他們發現了八千多具尸體,恐怖的鋼鐵巨獸第一次露出猙獰的獠牙。

  當晚,蒙古人襲擊了山東軍的軍營。

  結果被工兵營埋設的地雷炸得鼻青臉腫,步兵旅所埋設的地雷也就是大明早已出現的‘炸炮’,將一個個地雷,用引信鐵管埋在地下,然后用鋼輪發火機將這些引信連接起來,敵人只要在鋼輪發火機上一踩,幾十個炸炮將全被點燃,然后在某片區域形成爆炸。

  山東軍用的地雷,是加強版的類型,火藥放得很多,地雷造得很大。一般某個地雷群,都有兩到三個鋼輪發火機。

  埋設上很隨意,因為這是用來防止敵人夜襲的,根本不用做什么偽裝,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層土壤。

  但埋設的位置卻很講究,敵人會從什么方向靠近,那么在這個方向,直接將鋼輪發火機連接的地雷群埋成一線,前面的敵人踩中后,地雷就陸續爆炸,從而這條線上的敵人全都無法幸免。

  這次一個鋼輪發火機連接的地雷達到數百個,同時這個地雷群有三四個鋼輪發火機,無論踩中哪一個,這數百個地雷全部都會爆炸。而這數百個地雷,是排成一條直線的,延綿數百米。

  蒙古人在離軍營五里外便踩中了地雷,這是預警地雷,不是密集的殺傷地雷。

  地雷一響,外面的崗哨人員隨即發炮預警。

  只是短短的五分鐘,五個步兵旅就完成了集結,而蒙古人還在往前沖,畢竟蒙古人的指揮系統太混亂,黑燈瞎火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止住部隊的前進。

  很快蒙古人就沖到了山東軍一里內的密集地雷群,山東軍扎營的地方只有三個方向可以進攻,蒙古人從西面沖來,鋼輪發火機被一個接一個的踩中。

  鋼輪發火機一被踩中,結果那條直線上的地雷一個接一個的被引爆,夜襲中的蒙古人排著較為密集的陣形,而且是十幾萬人,陣形拉到到兩三里。

  一條直線爆炸下去,一聲接一聲的爆炸響起,碩大的地雷爆發出驚天巨響,幾百米內的蒙古人系數被炸死炸傷,然而死得最多還是馬匹,上面的蒙古人很多只是受傷,然而這基本上也就和陣亡沒什么差別了。

  沒有了機動性的蒙古人,最終都將死在火槍之下。

  地雷的殺傷力只能說是馬馬虎虎,然而用的火藥成分不同,聲勢卻是異常巨大,離得近的人,耳朵甚至會被震聾。

  這突然的爆炸,把蒙古人徹底炸蒙了。

  后面的馬匹也被前面的火光和巨大的聲響嚇得胡蹦亂跳,不聽使喚。

  蒙古人一次觸雷,就消耗掉了全師三分之一的地雷,雖然地雷攜帶了很多,但因為容易回收,所以在容易遭到夜襲的晚上一般都是全部埋下。

  而在這時,軍營內傳出陣陣爆射的火光,隨著一聲聲巨響,一顆顆火球或呈弧線射出,或直線平行射出…

  其聲威之巨大,猶如出現了滿天星月…

炮兵再次發威了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