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五章:組閣(中)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一百五十五章:組閣(中)

  隨著《大明日報》的復刊,各省都陷入了一陣騷動之中,很多人多突發的政治變局無所適從。

  趙巖攻入京城,崇禎退居深宮,內閣重組,天下公選輔臣,君主立憲,一個個新穎的東西出現在世人面前。

  山東百姓得知趙巖攻入京師,已經逼迫崇禎立憲后,紛紛熱烈慶祝起來,在宣傳部的宣傳下,山東百姓自然是同仇敵愾,至于那些精英階層,是否能夠對宣傳部的內容有沒認同感就不得而知了。

  就算是這些精英階層不認同宣傳部宣傳的內容,也掀不起什么,因為他們在山東遠沒有趙巖這樣的影響力,在絕大多數人支持趙巖的情況下跳出來鬧騰,只會被人‘群毆’。

  至于其他各省的精英階層,則是態度不一,有的支持趙巖提出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有的怒罵趙巖反賊。

  然而在崇禎已經下達《罪已昭》,數省官軍云集的陜西剿賊大軍,及盧象升的宣大兵馬、薊遼兵馬都與趙巖達成妥協的情況下,各省都未出現什么混亂。

  但各省加起來還是有許多想要出兵討伐趙巖的,只是他們的地方兵馬戰力不強,加上形勢所迫,所以未曾起兵。

  再加上趙巖的做法并未過分,許多精英階層還是可以忍受的。

  然而身處福建石井的鄭芝龍,卻被這場政治變動的結果嚇得差點暈厥過去,原本也沒什么,只是大感吃驚罷了,但看到趙巖在勝利后得到的職務——大明鹽運使司、大明市舶使司,哪有不被嚇到的道理。

  大明市舶使司這個職務,之前從未有過,這次出現,字面上的解釋是:掌管大明各省市舶稅賦。

  這自然也就包括福建了,意味著鄭氏集團今后在與趙巖的海上競爭中,將處于十分被動的風位。

  完全沒有意料到這個突發狀況的鄭芝龍后悔得幾乎吐血,早知今日,當初趙巖提出雙方共同制定進出口稅時,就一口答應好了,至少當時雙方處于平等的狀態,而現在,趙巖一取得‘大明市舶使司’的職務后,雙方則處于一種不平等的狀態。在這樣突發的轉變下,叫鄭芝龍如何能不后悔。

  若是向趙巖繳納稅賦,定然財源受損,同時還受制于人。若是不交,趙巖則有借口在陸上對他進行打擊。

  崇禎退居內宮不問政事,鄭芝龍一時失去了抵擋趙巖進犯的擋箭牌,至于熊文燦,原本發展狀況還算不錯,由于趙巖的進逼,熊文燦在中原戰場上招撫了十數股流賊,同時因為趙巖的威懾,這些流賊都萬般安份,沒有復反的跡象。

  若是崇禎當政,定然是個大功勞,但崇禎偏偏在政事方面倒臺了,熊文燦就算能高升,在趙巖掌控內閣的情況下,也無法對鄭芝龍形成什么幫助。

  同時趙巖出兵攻打德川幕府的消息,早在一個月前就傳到了福建,原本鄭芝龍只打算看趙巖的笑話。

  畢竟趙巖剛在遼東和朝鮮與建虜大戰,接著又出兵征討流賊,同時還出兵日本,這可謂是三線作戰,而要面對的,除了有強勁的建虜外,還要面對整個日本的戰力,在鄭芝龍看來可謂是必敗無疑。

  可最近傳回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德川幕府在關東地區被趙巖打得直接潰退出了關東,整個關東都已經被趙巖占據。

  在這樣的形勢下,鄭芝龍一邊命令各船廠加緊打造那50艘西洋大艦,一邊聯絡盤踞臺灣的荷蘭人。

  鄭芝龍要求與荷蘭人進行更深層的合作,這與荷蘭人一拍即合。

  山東軍與德川幕府的戰爭,加上趙巖時常對日本航線的劫掠,使得荷蘭人在日本的利益急轉直下,同時面對這個強勢崛起的北方將軍,荷蘭人深感威脅巨大。

  巴達維亞公司長期與山東海軍處于敵對狀態,山東海軍外出劫掠的第一目標便是他們的商船,甚至是軍艦。

  最近在蘇門答臘島這個區域,出現了小股山東海軍,他們駕駛的是五百噸左右的一種新式戰艦。

  這種戰艦不僅擁有快速、靈活的速度和行駛能力,而且操帆率極高,更擁有他們無法比擬的強力火炮。

  他們的軍艦在面對這種小型戰艦時可謂是萬分悲劇,不僅船速比不上對方,而且火炮沒對方射速快,更沒他們打遠,加上山東海軍使用的炮彈殺傷力相比實心彈更加強大,雙方在單對單的遭遇時,遠遠不是這種小型戰艦的對手。

  這些形式戰艦整日在巴達維亞附近游弋,已經有十數艘商船慘遭劫掠,更有三艘擊沉,兩艘戰艦被俘。

  這給巴達維亞公司的活動造成了巨大的不便和巨大的損失,巴達維亞總督自然不能容忍他們長期存在下去。

  所以巴達維亞公司在一個月前,對這股山東海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圍剿。然而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山東海軍的護衛艦,一旦碰到大規模的荷蘭軍艦,不說二話,直接就是揚帆跑路,而且利用噸位小的特點,在蘇門答臘島的淺灘上行駛無阻,而噸位大上許多的荷蘭軍艦往往只能望洋興嘆。

  最近巴達維亞公司已經偵查到了這股山東海軍的基地,這個基地就設在蘇門答臘島的巨港。

  巴達維亞公司正準備策劃一個更加浩大的圍剿行動,然而不管能否順利剿滅,但大明帝國北方崛起的那位將軍,已經讓他們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

  同時在大西洋上,此刻也已經出現了山東海軍的身影,從荷蘭本土傳來的情報,山東海軍正盤踞在美洲西海岸,一個叫做‘金山’的地方。

  在加勒比海,山東海軍給他們荷蘭所造成的損失更為嚴重,去年十艘戰艦在進攻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過程中被山東海軍偷襲,并被一鍋端,可謂是損失慘重。

  同時山東海軍不斷在加勒比海上游弋,也劫掠了眾多的荷蘭商船,雖然損失的不算在他們巴達維亞頭上,但威脅是共存的。

  而南洋的那種小戰艦,就算是剿滅了,山東還可以造出更多。究其失利原因,還是海上作戰方式的全面落后。

  鄭芝龍一提出加深合作,正好也是荷蘭人所需求的。

  巴達維亞公司承諾,無條件的對鄭芝龍進行航海技術上的支援,無論是航海經驗,還是造船技術,亦或者是火炮技術。

  同時要求鄭芝龍,盡可能竊取到山東海軍的船只圖紙、火炮、炮彈技術等等。

  鄭芝龍一口答應,雙方很快達成協議,并進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同時,鄭芝龍開始利用福建總兵的身份,積極對福建展開關隘建造,福建多山,雖然大多都不算險峻,但在連綿的山區中建造起嚴密的關隘還是很簡單的。

  在積極備戰的狀態下,鄭芝龍也力求與趙巖達成和解,更渴望竊取到山東先進的火炮技術。

  在強大的武力,再加上可以接受的條件下,各省局勢雖然詭譎,卻未曾發生什么動亂。

  趙巖在京城可謂是十分悠閑,各黨官員連日紛紛求見,但除朱大典、顏繼祖、陳鐘盛、盧象升、孫傳庭等人,其余官員一律不見。

  顏繼祖與朱大典二人到了京城后,隨即也開始了建黨的工作,黨員全由趙巖提供,也無需做什么,只需要把工作規章確定下來就行。

  那些公文也都發到了京師由趙巖處理,各省的情況在情報部的收集下,皆在趙巖的洞察之中。

  雖然內閣還未組建好,但內閣已經開始接手各地的奏章,對大明各省發號施令,所用的依舊是崇禎的玉璽。

  凡是內閣批完的奏章,直接去找掌印太監曹化醇,讓曹化醇拿出玉璽在奏章上蓋印,崇禎在失去行政權的情況下,曹化醇已經失去了對政令的把關能力。

  各地官員都是觀望,打算看內閣的下一步動作,但內閣的動作很少,即未對任何地方官員進行打壓,也未對官員進行什么變動,一切都維持著目前的局面,這讓那些地方官員安心不少。

  內閣的這種動作,是趙巖處于目前的情況而定的,內閣剛剛重新組建,崇禎也剛剛退居深宮,各地官員自然不會很快適應。

  所以必須按照原本的行政習慣持續一段時間,讓各地官員接受了之后,再慢慢將集團進行肢解。

  組閣的程序已經走得差不多了,較為粗糙的《大明律》在修改之下,最終了下來,雖然顯得粗糙,很多方面只是大層次的涵蓋,但也比原本的《大明律》完善了太多。

  各黨派的策論,經過三天的書寫,也都提交了上來。

  策論的主題,圍繞著‘治國’而展開,雖然趙巖之前已經說明,是改變大明現有困境的方法,然而很多黨派提交的策論,卻是什么‘以德治國’之類的孔曰子曰,一大堆用了上千年的空話、套話。

趙巖看了,直接在上面打個X,不合格  相對出眾的,還是東林黨提交的策論,東林黨認為,應當限制皇親國戚、大地主對土地的索取,同時提出,保護百姓的財產不被隨意掠奪的政見,但他們還是堅持曾經提出的‘輕商稅以資民利’的政策。

  下面附著‘錢謙益’三個大字,趙巖看了一陣不爽,這老鬼不去秦淮河泡妞,又跳出來蹦達…

  雖然趙巖不爽,但他深知治國之道,非以自身的喜惡來進行的,趙巖還是將這篇策論定為第一。

本本搞定了,今天先3000吧還沒適應鍵盤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