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六章:直上云端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三天后,黃臺吉再次幽幽醒來,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黃臺吉那肥胖的身軀,變得干扁起來,已經沒了昔曰的富態。

  同時那張臉上的氣色極為難看,就如同一個病入膏肓的老頭一樣,岳托帶著哭腔,跪在黃臺吉面前,“皇上,我們怎么辦?我們要怎么辦?”

  “朕,朕快不行了…”黃臺吉極為虛弱的說道,接著如同漏氣的風箱一般劇烈的咳嗽了起來,直咳得滿嘴鮮血。

  “皇上,皇上,您要撐住啊!您要撐住啊!您若走了,我們滿清怎么辦呀!”岳托絕望道。

  “大清沒有了,不會再有了。”黃臺吉悵然道,“朕也要走了,岳托,你過來。”

  “皇上,臣在。”岳托跪著向前挪了挪,黃臺吉深切的對岳托說道:“岳托,我大清此刻,已到絕境了,但大清沒了,我們滿人卻還能去蒙古,就算蒙古呆不下去,我們還能去漠北,漠北呆不下去,我們還能去更西邊,咳咳…咳咳…”

  黃臺吉劇烈的咳嗽了起來,接著突然無比亢奮的說道:“你要切記,無論如何都不能向明人投降,若是投降了他們,我們不會有好下場的。朕走后,你帶人潛入山區,待明軍封鎖得不是那么嚴的時候再出來,然后把朕的尸身帶到長白山,就葬在長白山腳下,然后和多鐸帶著族人走吧!走得遠遠的,等我們有…有了力量,再…再打回來,知道了嗎?”

  “皇上,皇上。”岳托整個人已經被嚇蒙了,不斷的搖著黃臺吉的身軀。

  “你記…記住了…嗎?”黃臺吉使勁全身力氣虛弱問道。

  “皇上,岳托記住了,岳托記住了,皇上您不能走啊!”岳托大喊道,可黃臺吉就如同飄落的風絮一般,直挺挺的倒了下去…“皇上…啊啊啊…”岳托大喊一聲,大聲哭了出來…黃臺吉死了,就這么被氣死了,黃臺吉身死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快速在清軍之中傳播開來。

  這個消息岳托根本無法隱瞞,因為他無法指揮黃臺吉的正黃旗和鑲黃旗,那些固山額真不見黃臺吉,必然會和他急。

  可是那些固山額真知道了此事,如何又能隱瞞得住?總會有人說漏嘴的,在這個時刻,就算將消息說成是謠言,但也得有黃臺吉出現才能澄清,但黃臺吉死了,真的翹辮子了。

  黃臺吉一死,岳托當天按照黃臺吉的指示,在平壤迅速將黃臺吉的尸身處理了一番,然后假傳遺命,讓正黃旗與鑲黃旗四處燒殺。

  而他則帶著從鑲紅旗內精心挑選出的五百人,開始籌劃隱蔽之事。岳托首先下令將平壤的糧食搶光,又征召了上萬朝鮮百姓,然后帶著糧食向朝鮮東部的山區遁去,至于其他鑲紅旗兵馬,則統統拋棄,讓他們自己在朝鮮境內屠掠,然后將糧食送到東部山區的指定位置。

  岳托將糧食一路隱藏在山區之中,之后一個月內,分別在朝鮮東部山區藏了三四十處的糧食。

  將糧食藏好后,岳托直接將那些朝鮮百姓一一殺死,然后帶著五百人在山區內躲藏。

  …在這一個月內,朝鮮中南部的朝鮮人遭到了毀滅姓的打擊,清軍如同發狂了一般到處殺人,到處搶劫,到處放火。每個清兵都在瘋狂的放縱者邪惡的欲望。

  清軍所過之處,皆被夷為平地。

  遼東作戰參謀部得知消息,緊急修改作戰方案,命令遼東軍騎兵第一、第二營,及山東軍騎兵第二營脫離步兵協助,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朝鮮清軍。

  同時遼東作戰參謀部還調動新兵營的八千騎兵,與駐守三岔河、太子河防線的山東軍騎兵第一營,一并投入朝鮮。

  群龍無首的清軍變得非常分散,參謀部將2.4萬名騎兵投入朝鮮戰場,形成了絕對姓的優勢兵力。

  朝鮮三千里江山,在滾滾鐵蹄之下顫動。一隊隊穿著黑色板甲的明軍騎兵,在朝鮮的官道上呼嘯而過,對清兵進行嚴密的剿殺。

  騎兵的激戰每天都在展開,然而清軍每次都是一觸即潰,根本無法抵擋明軍那滾滾洪流一般的集體沖鋒,被殺得丟盔棄甲,狼狽奔逃。

  摸清楚清軍底細后,主要的作戰任務一般都是交給那八千新兵去完成。走上戰場的八千名新兵,在這樣的戰斗中受到了良好的鍛煉,飛快的成長起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成為中堅力量。

  面對明軍凌厲的攻勢,清軍的驕傲被打得丟進了糞坑,一個個變得垂頭喪氣,在生存空間不斷向南壓縮,且戰勝明軍無望的情況下,許多清兵走上了投誠的悲劇道路。

  投誠的清兵紛紛兌現了明軍的承諾,什么委任狀發了,銀子也發了,然后跟隨各騎兵營作戰。

  同時遼東作戰參謀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降低投誠獎勵。這一招讓頑抗的清軍意識到了時間的緊迫姓,紛紛繳械投誠。

  整個戰局持續了將近一個半月,朝鮮境內清軍被肅清了絕大部分,只有小股清軍在零星的活動,但也已經威脅不到運輸交通線。

  …四月當中,遼東戰局則比較穩定,多鐸在濟爾哈朗和岳托退兵后,就一直在做戰爭準備,同時派出使者前往京師,要求和談。

  崇禎給趙巖下了道圣旨,同意商稅改革,趙巖也如約將水力騾機和水力織布機交了出去,不過針織機卻沒有交,同時水力騾機和水力織布機都是初級的那種,效率相比目前山東各個紡織廠使用的要低出將近一半。

  如果打起價格戰,趙巖完全吃得消。

  同時趙巖也派出了三百名精通練兵的教官,以及三百名軍器局的工匠。

  崇禎要對付他,趙巖還真是一點不悚他,以大明那[]至極的軍隊后勤體系,朝廷根本練不出他手上這樣的兵馬。

  再說練出了又能如何?用銀子都堆死他們。

  不過又形式火器和新的練兵方式以及兵種之間的配合,的確是可以讓大明的軍力提升很多。

  軍力的提升,可以讓國家更加穩定,也有利于趙巖的商業活動。

  不久之后,一件事讓趙巖十分的錯愕。

  那就是崇禎撤了戶部尚書王國光,然后把登州知府陳鐘盛召入朝中。

  陳鐘盛與趙巖的交情深厚,時常來向趙巖請教治國安民之道,趙巖都是毫無保留,就大明各個弊政給與點明。

  就如何改革弊政方便,陳鐘盛與趙巖時常辯論,陳鐘盛經常想出一些與趙巖的想法不同的改革之策,但通常都是趙巖占據上風。

  經過將近兩年的不斷交往,陳鐘盛已經能夠具備了改革家所需的一切條件。

  崇禎與陳鐘盛召對,問之大明弊政。

  陳鐘盛提出了五項財政方面的主要弊政。

  一為土地兼并嚴重,免稅階層太多,二為偷稅漏稅者繁多,土地畝數瞞報嚴重,三為水利年久失修,百姓無法安定生產。四為官僚[],吏員尸位素餐,收稅不嚴謹,不積極,且上收賦稅多被貪污。五為百姓納糧損耗嚴重,利潤皆為商人所取。六為商稅征收過低,加劇貧富差距。七為軍需克扣嚴重,各地官軍皆不曾領過全額軍餉。

  崇禎又問解決之法。

  陳鐘盛皆與趙巖辯論過這些問題,心中有應對之策,皆一一與崇禎說道。

  第一弊政,以緩為主,先限定各級別官員、功名之士免稅田畝數額,而商稅不免,然后逐年下調畝數。

  第二弊政,精心挑選廉潔吏員,對各地田畝重新丈量,對田畝數額過三百,偷漏賦稅者進行嚴查,并嚴禁一切白契。

  第三弊政,朝廷先重點修繕主要產糧區水利,以保證糧食產量,并恢復黃河大挑、小挑,及兩淮、長江的治理。并鼓勵官員、皇親國戚、鄉紳、商人出錢修繕水利,繁出了一定錢糧的,可以給與一些名譽上的嘉獎,再給些虛職。

  第四弊政,首先對拖欠稅額官員進行查處,并重新議定各地賦稅定額,并與申明稅種及額度,取消一切雜稅,地方官員有多收者,可讓百姓進京告狀,并成立專門的受理衙門,在不橫征暴斂的情況下,提拔多交稅的官員,可與上屆官員進行比較。

  第五弊政,改百姓納銀為納糧,改俸祿發銀為發糧,所收糧食存于當地府庫,朝廷直接派人管理府庫,扣除當地吏員、皇親國戚所需俸祿,其余糧食部分留于府庫,部分由戶部派遣人員賣給當地糧商。

  府庫所留部分,視當地戰況而定,若官軍云集,可全額留在當地府庫,以備戰時有糧可用。

  而京師這樣俸祿支出龐大的地區,則用白銀發放,免去官府運糧之環節,同時大力發展周邊農業生產。

  第六弊政,商稅視各行業狀態隨時進行調整。

  第七弊政,另立軍餉發放渠道,可讓武將進京由皇帝親自發給軍餉。

  崇禎聽完陳鐘盛的改革之法,見陳鐘盛滿腹治國之道,大喜之。不過他對陳鐘盛的改革之法并非完全贊同。

  例如第一條,取消文官集團的免稅特權,崇禎自然是完全支持,他本身就對文官集團不信任。但對于皇親國戚的免稅方面,崇禎并不認可。

  崇禎是一個對宗族十分忠臣的人,大明各地宗族林立,皇家就是最大的宗族,他從小孤獨,那些皇親國戚是他唯一能感覺到一些親情的地方。

  崇禎的夢想,就是振興大明,重振皇室威風。

  雖然有些不贊同改革方案,但崇禎還是將陳鐘盛任命為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乃是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的大臣,為正二品。

  陳鐘盛可謂是直上云端。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