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六章:火神炮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校場上,兩營士兵整齊的排列著。

  趙巖身著一件板甲,頭戴一頂鋼盔,乘著一匹黑色駿馬而出。

  “萬勝,萬勝。”

  校場中的士兵頓時齊聲吶喊,許多士兵臉上都出現了一絲狂熱,跟著節奏大聲吶喊。

  那是給他們帶去安定的人,那是給他們帶去理想的人。

  趙巖抬起手,吶喊聲頓時停了下來。

  “眾位將士,我等日夜操練,為的就是保境安民。今日我等從撫,更因為國出力。登萊匪患不絕,你們說,怎么辦?”趙巖吼道。

  “剿滅他們,剿滅他們…”

  “好,一營二營主剿登州,騎兵營總剿萊州,出發~!”趙巖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妥當的士兵馬上立即出發。

  此刻已經有一部分長槍兵裝備上了板甲,這些長槍兵是位于最前排的那一百人,位于最前排,危險性也越高。

  所以最先裝備了板甲,同時出行也配備戰馬,配備戰馬的步兵,西方稱之為龍騎兵。雖然經常有負重越野訓練,但背負三十多斤種的裝備進行長途奔襲還是很吃力的。

  第一營全營總剿登州以西,這里是登州匪患最為嚴重的地區。第二營一分為二,一半剿登州,一半跟隨騎兵營剿萊州。

  騎兵營則分出四百人,在登州協助步兵營。

  騎兵營雖然總剿萊州,但只能對付那些規模較小,實力差勁的土匪。畢竟騎兵營目前還沒有全部裝備上板甲,用騎兵沖殺很容易出現折損。所以那些大規模的土匪,還應該用步兵營與之配合。

  跟隨騎兵營前去萊州剿匪的700名步兵同時也配備了馬匹,這些馬匹都是上馬,較之騎兵營的清一色上上馬要差上一些,只是代步用的,馬匹并不需要那么優良。

  在馬鐵蹄的轟隆聲中,騎兵營朝著萊州疾馳而去,第一營與第二營則向西而去。趙巖并沒有跟去剿匪,而是帶著五十名親衛朝著龍口港而去。

  龍口港是黃縣的一個優良港口,趙巖在此處設立了一個造船廠,規模不大,只在登萊收攏了四百多名船匠。

  這些船匠都是北方的,所造戰船不太符合趙巖的要求。

  他要的戰船,是能在海洋中經受得住風暴的。否則難免重演出海被吹回來的后果,北方所造的戰船,一般不太合適在海洋中航行。

  南方的戰船,閩江口一帶的造船技術顯然更符合他的要求。

  目前趙全已經派人到福建、廣東去招募船匠,特別是閩江口一帶的船匠,鄭和下西洋時的船大多在閩江口制造。

  鄭和下西洋時之所以能造出那么大的船,主要是宋朝留下的遺產,如今海禁多年,宋朝的許多技術已經失傳,但福建的造船業依舊是大明最先進的存在。

  船型趙巖并不缺,鄭和下西洋時的船明顯不符合他的要求,重要的還是技術。

  目前造船廠正在建造趙巖給出的飛剪船圖紙,飛剪船是一種運輸船只,是帆船中最快的,橫跨大西洋只要13天,從山東到日本,用這種船估計兩三天就能到達。

  不過飛剪船的缺點就是無法作為戰艦使用,另外也無法運送易碎物品。若是要去日本貿易,還得造些平穩的福船來運送玻璃、瓷器。

  同時還要造些戰艦護航,到日本貿易絕對是虎口奪食,荷蘭人、鄭芝龍都盯著這快肥肉,趙巖要橫插一腳,自然得有足夠的戰艦進行護航。

  到日本貿易方面趙巖并不急,不過軍器局正在抓緊研制火炮,目前火炮已經設計出了幾種。

  不過都不太符合趙巖的要求。

  海軍的火炮,重一點沒有關系。不過要求射程遠,射速快,精度高。

  架退、螺線、后裝、炮套、纏鋼絲,趙巖把這些技術一股腦的弄了出來,讓軍器局的火炮實驗室抓緊時間研制。

  架退炮能提高射速,拿破侖滑鐵盧時就是因為炮兵打炮打沒力氣了,畢竟復位炮管很花力氣的,而且還耗費時間。

  螺線能提高精度、射程,采用螺線必然要采用后裝的方式,否則裝彈很困難。而后裝的炮彈必須使用柱體,單純的柱體炮彈是不行的,閉氣性太差,所以還要加上緊塞器。

  炮套、纏鋼絲的技術是為了防止炸膛,可以裝上更多的火藥,使火炮威力提升,炮套一般海軍使用,因為不必要擔心重量問題,纏鋼絲則是陸軍炮使用。

  同時把火炮前裝變后裝,在船艙內就能直接裝彈,即安全又快速。還可以在大炮上裝望遠鏡,這樣能提高精度。

  火炮的優良與否,直接關乎到海權問題。

  這些目前還未出現的火炮技術,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達到,只是缺乏一個創新而已。

  趙巖雖然在工藝上水平不高,但這些技術完全掌握。而那些工藝,則由那些工匠去完善,沒他什么事。

  軍器局的火炮實驗室,成天都在打炮。轟隆隆的像打雷一樣,趙家堡的人們已經是見怪不怪。

  火炮實驗室所需的材料、人力都是優先供應。

  第一營,第二營,以及騎兵營在登萊二府展開了十分兇猛的剿匪行動,從第五天開始,不斷又土匪頭子和其骨干的首級開始在登萊的各州縣進行傳首。

  這次剿匪與上次不同,上次剿匪時的土匪頭子和骨干多數拉去勞改,少數罪孽深重的才被斬首。

  但這次抓到就砍,砍了腦袋在登萊的各州縣游街一遍,然后用甕裝著,放到距離最近的州縣的亭梁上。

  一時間登萊二地的土匪不由聞之色變,到官府自首的土匪一時間多了起來。

  趙勇將第一營一分為二,分頭剿滅大股土匪。在剿滅了幾處土匪后,終于在棲霞遇到了一窩較為棘手的土匪。

  那窩土匪大概五百人左右,盤踞在一處山頭,在上面建起了寨子。見到趙勇帶人進剿也不逃竄,抱著一副死守的模樣。

  只見趙勇從軸重連那里搬出了一百多桿火箭,將火箭插在鐵管內,然后點上火。

  在凄厲的呼嘯聲中,一枚枚火箭拖著橘紅色的尾焰,呼嘯著落進山寨內。只聽到轟的一聲爆炸聲,接著隱約傳出慘叫,然后直接燃起了大火。

  火箭發射管有兩種,一種是單發管,馬匹直接就能馱著走。一種是車載發射管,樣子類似與后世的火箭炮,車上一共有十五個發射管。將火箭綁著的木桿插進管內,然后一起點燃十五枚火箭的引信,十五枚火箭齊齊飛出。

  這火箭就是軍器局剛剛研制出的格里斯火箭,由于時間較短,只制造出了兩百多枚,此次是第一次投入戰斗使用。

  不過現在這火箭不叫格里斯火箭,軍器局的工匠把它稱之為火神炮,因為這種火箭的引火能力超強,而且能像大炮一樣進行范圍殺傷。

  火神炮摧毀建筑物主要方式是靠燒,對人馬的殺傷力比大炮的實心彈還強,范圍三米內的敵人必死。缺點就是落點太大,精度無法有效控制,但也架不住發射速度快,只要有足夠的發射管和火箭,就能形成比火炮還密集的轟炸效果。

  射程大概在一千五百米左右,軍器局的工匠正在研究提高射程的方法,一枚火神炮的造價達到一兩銀子左右。

  一口氣發射了三十多枚火箭,土匪的寨子直接燃起了大火,由于山上缺少大量水源,寨子里的土匪救之不及。

  這火神炮的威力和壯觀的場景效果把一群士兵看得目不轉睛。

  趙勇看得過癮,見山上的土匪還在堅持,于是下令道:“全給我射出去。”

  第一更。。。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