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五章:明珠暗投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官軍中的步騎比例一般都是馬三步七,不過山東的兵馬絕對達不到這個標準,首先餉銀下發時就被扣了大半,再加上武官養家丁的慣例,馬匹著實是少得可憐。

  三千人的規模,騎兵也就一百多,全是吳安邦手下家丁的坐騎。戰況不妙,吳安邦直接帶著那一百多騎跑路了。

  剩下的官軍只能用兩條腿逃跑,可這些官軍哪里跑得過經常負重越野的趙家私軍,往南北這兩個方向逃跑的官軍無一不是被追上俘虜。

  泅渡過白洋河的官軍迎頭就撞到了林毅所率的騎兵,但渾身濕透,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官軍撞到前方攔路的騎兵時,一些官軍甚至坐在地上號啕大哭起來。

  趙巖布置在東岸的那一百五十騎,見到吳安邦帶著一隊騎兵向南逃竄,也跟著追了上去,很快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抓俘虜的工作一直持續到了夜幕降臨,趙巖才將手下的人馬收攏了回來。

  一隊隊的俘虜被收繳了武器集中起來,粗略看上去不下一千多人。

  張步云帶著人清點完俘虜,稟告道:“此戰,俘虜官兵一千八百三十五人,另發現尸首七百二十一具,有四百余官兵不知所蹤。”

  “那四百多人就算了,隨他們去吧!”趙巖對于這個戰果還是很滿意的,這些官軍雖然也是烏合之眾,但登萊畢竟經過將近十任巡撫的經營,原來乃是海上牽制的戰略要地,所以這些官兵大部分都是青壯。

  “我軍傷亡如何?”趙巖轉頭對趙勇和林毅問道。

  “一營陣亡五人,傷十一人,多為弓弩所傷。”趙勇說著撇嘴道:“這些官兵還沒上次剿滅的土匪厲害。”

  “騎兵營暫無人員傷亡,就是不知去追吳安邦的那些兄弟如何了。”林毅說道。

  “嗯!”趙巖點了點頭,此戰的傷亡還是出現了。畢竟官軍雖然沒帶火炮,手上的火銃也沒打到人,但畢竟還有裝備一些弓弩的。

  趙巖目前采用的是密集戰術,這種陣形對上有火炮的官軍比較危險。官軍一般把火炮布置在最前面,這樣的話一般只能轟擊一次,但僅是一次就可能造成比較大的傷亡了。

  這種野戰的火炮使用戰術,一開始是朱棣使用的,朱棣的戰術就是先用火炮轟亂敵人的騎兵,然后再用己方的騎兵沖擊對方。

  這種戰術也一直沿用了下來。

  對于滿清這種游獵民族來說,已經有些過時。

  同時士兵也缺少防護,弓弩到橫隊中,很容易造成傷亡。

  就在此時,營外傳來馬蹄聲。

  追擊而去的騎兵回來了,很快前去追擊吳安邦的騎兵營連長進了營帳,行了個軍禮。

  “追到了那個總兵沒有?”林毅急忙問道。

  連長報告道:“報告長官,沒有追上。”

  “先喝口水再說,沒追上就算了。”趙巖不甚在意的說道,那個連長拿著遞上的水囊狠狠灌了兩口,這才開始敘說追擊的過程。

  總的來說,就是他們追上去后,一度咬上了吳安邦。但因為箭術不精,只截留下了二十多人。

  目前騎兵營所用的遠程殺傷手段是騎弓,這是一種復合弓。長弓在馬上是不好使用的,所以還是用復合弓。

  畢竟騎兵營成立不久,箭術上自然是上不去。

  騎兵的遠程殺傷裝備也得考慮換了,弓箭早晚是要被淘汰的。在出現后裝藥步槍之前,騎兵用的一般是轉輪手槍,以及火槍。

  騎兵用的槍會短很多,重在輕便。

  “不過下官抓到了吳安邦的謀士。”那連長說著,讓人拖進一個二十五六歲的人,那人穿著一件儒衫,流著一些胡子,渾身被五花大綁。

  張步云看到這人卻是大吃一驚,使勁睜樂睜眼,愕然道:“仲平,你何故在此?”

  那人也是一楞,驚愕的看著張步云,說道:“文龍,你…”

  張步云愕然中,連忙反應過來,上前一步對趙巖說道:“主公,這是在下好友劉衡,字仲平,元年中舉,頗懂兵事。”

  “舉人?”趙巖心中卻是愕然,按理說一個舉人應該比較傲氣的,怎么會給一個總兵當謀士?

  “仲平,這是我家主公趙巖,見世道動亂,遂勤練鄉勇,志在平定天下。”張步云接著給劉衡引薦道。

  “哼!說得好聽,既然如此,為何敢襲擊官軍?”劉衡冷哼一聲,將臉一歪,一副英勇不屈的神情。

  “仲平此言可就錯了,那吳安邦圖謀我家主公家財引兵進犯,難道要我家主公束手待斃不成?”張步云搖頭說道。

  趙巖看著張步云的動作,對他的意思也是了然,無非是讓趙巖招賢納才,幫著劉衡一把。這個劉衡既是舉人,文憑這么高定然也有些本事,招到手下做事也不錯。

  看上去這劉衡挺硬氣的,不過趙巖卻是絲毫不擔心,這些文人無非是想要個臺階下,若沒有一個體面的臺階給他們下,還真有可能倔到底。

  一些文人,平時雖然沒什么本事,但為了在史書能留個好名聲,在抗擊異族入侵時也會死抗到底,這樣人在明末依然有,只是相比宋朝少了很多,例如現今山東巡撫朱大典就是其中之一。

  但這劉衡也是個小人物罷了,就算是倔到底英勇就義,史書上也不會留下任何字跡。

  既然張步云與他認識,這臺階自然好擺。

  “呵呵!不說這些吧!既然是文龍好友,快給他松綁。”趙巖對左右說道,趙巖身邊的親衛馬上將劉衡身上的繩索解開。

  劉衡依舊一副死硬的模樣,他什么心態,趙巖和張步云都看得一清二楚。張步云上前將他拉了起來,問道:“仲平怎會跑到吳安邦那兒當了謀士?”

  “山東不靖,所以到吳安邦那某了個職位。”劉衡語氣僵硬的說道。

  “那仲平可就找錯人了,那吳安邦不過草包一個,治軍無能,且魚肉百姓,為禍地方,何以輔之?”張步云嘆道,“仲平你平日鉆研兵事,你看我家主公之兵馬,較之吳安邦如何?”

  “火器犀利,陣仗嚴密,較之吳安邦更勝一籌。”劉衡沉吟了片刻后說道。

  “那便是了,我家主公操練鄉勇不過半年之久,即可以寡擊眾并完勝之,天下何人可比?仲平你這是明珠暗投啊!”

  ——————

  上三江了,大家多來點票票。打賞和評價票也來點啊!不然現在這樣很難看的。

  另外回答一下幾個讀者詬病的問題。

  第一是一畝地施幾千斤農家肥的問題。

  有的讀者說一畝地放不下那么多肥料,也可能把莊稼給弄死。

  但這個數量是紅薯種植視頻里的專家給的,不是菜鳥亂寫的。一畝地挺大的,幾千斤怎么會弄不下去,那么上萬斤的紅薯又是怎么長到地里頭去的。

  另外農家肥不止是一些家畜的糞便,還有草木灰,或者直接把秸稈、雜草堆到土里。

  第二個,有讀者說,那個修城墻的工匠一個月給十兩銀子的工錢太多了。

  高薪養廉這個概念大家知道吧?朱元璋就是因為小氣,結果官員為了增加收入,貪污不斷。

  修城墻的工匠,可以說技術性人才吧!給十兩銀子有何不可?

  再說陣亡給300兩恤銀方面,畢竟那是動亂的明末,軍人的地位應該抬高一些,高額的陣亡補償,可以提高很多戰斗力的。

  另外主角走的是精兵路線,不是動不動就拉起幾十萬人的那種,軍餉給高一點又怎么了?

  何況這些陣亡的撫恤,可以用不動產折算的嘛!

另外推薦一下朋友的書美女監護人

無線電子書    軍閥治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