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

無線電子書    天下首富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福州。

  1844年,福州作為最早的五口之一開埠,英美法等各國都在福州設立總領事館,道光年間,福州的茶葉出口一直占據著中國茶葉出口總額的三成,近年,隨著綠茶外銷的衰落,福州的紅茶出口更占據了總額的四至五成。

  這一次前來福州,胡楚元不僅想要辦好福州船政衙門的事,也想辦好中國的茶業。

  他知道,只有穩住中國的絲業和茶業,中國才有未來可言,洋務之流、實業之流…其實都沒有看清問題的本質。

  胡楚元乘坐的汽船停在馬尾港,還在船上,他已經看見了福州船政的那一大片廠房,鐵廠的煙筒里冒著灰色的濃煙,浩蕩的船港鋪散在數里長的平闊江灘。

  船政里能夠看到的都是歐式廠房和建筑,辦公樓也都是歐式,比起外灘上的工廠要干凈氣派許多,乍一看,胡楚元還以為自己來到了1879年的樸茨茅斯,港口外停靠著十多艘艦船,大大小小,有幾百噸位的,也有至少一千噸位的。

  環繞著馬尾港和船政北側半圈都是連綿的山嶺,大多不過兩三百米高,也有不足百米高的山坡子,很多歐式別墅臨山而建,掩映在林蔭里,正北面的坡頂被削平可以見到一片連綿的建筑。

  真的。

  胡楚元真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隨行的人,大體也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未曾想到福州船政居然是這個模樣,可以用漂亮和氣派來形容。

  很有趣呢。

  想想自己以后在福州船政的生涯,胡楚元似乎也看到了許多奇妙的未來和希望。

  這里確實是一個近乎于神奇的地方,培養了中國近代海軍史上最著名的那些人,劉步蟾、鄧世昌、林泰曾、葉祖珪、魏源、陳兆翱、鄭清濂…。

  只要是胡楚元想要的,這里大約都能找到。

  真的,只要坐上了福州船政大臣的寶座,就像是開啟了一個人才的聚寶盆。

  碼頭上聚集了一群人,領先在前的是幾位身穿朝廷三、四品級官服的官員,聽說胡楚元的船已經抵達,福州船政的監工、局員們紛紛一涌而來。

  胡楚元也是有備而來,隨行帶著的團隊就有二十余人,后續還會有更多的人陸續抵達。

  他領先在前,身后的二十余人浩浩蕩蕩的隨之而下,沿著板橋一路走下去。

  人群中領先在前的人身穿二品官服,年約五旬,氣色紅潤,膚色微黑,胡須花白。

  他上前一步,和胡楚元拱手笑道:“胡提調秉承父志,重掌福州船政,實在可喜可賀啊!”

  對于福州船政衙門的情況,胡楚元已經知道的很清楚了,不僅有張百熙、屠仁守做內應,他也通過江南商行的福州分行,仔仔細細的查詢了每個官員的底細。

  在福州船政衙門,只有一個人擁有從二品的官銜。

  他就是葉文瀾。

  這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官商,廈門人,旅居福州經商多年,廣游南洋,精通各島語言,沈葆楨建福州船政時,他就是總監工,因屢有功績,積功升候補道,追補從二品的布政使銜。

  胡楚元拱手答謝道:“葉大人,久仰!”

  葉文瀾笑道:“胡提調,請讓我來替您引薦一下船政的各位同僚,這位是船務局會辦吳正丙吳大人,這位是銅元局會辦張百熙張大人…!”

  福州船政不同于天津制造局、江南制造局,這是一個級別等同巡撫衙門的船政衙門,官員數量眾多,設有船務局、軍火局、水雷局、銅元局、電報局,另設文案、支應、報銷、發審、稽查五個處、十三個廠和船政學堂,此外,福建水師也歸屬福州船政管轄。

  據胡楚元收集的消息,船政衙門目前的二品銜官員只有葉文瀾一人,船務局會辦吳正丙等人是三四品銜,各處司務,以及理辦、參議等官都是五六品銜,僉事、監理屬于七八品銜,其余還有從八九品的不入流官吏主事。

  大大小小的官員數量加起來總計五十七人,抵得上京師的工部衙門。

  這些人都云集在港口,在葉文瀾引薦下,胡楚元也逐一問好。他的背景和錢勢太厲害,這些人根本不敢怠慢,一個個都陪著小心謹慎。

  大家在船政衙門里已經擺好了宴席,替胡楚元一行人接風洗塵。

  何璟還在京城敘職,臨行之前卻已經做了安排,讓官員們將福州船政衙門重新修整,專門做為胡楚元在福州的府邸。

  見胡楚元的隨從太多,里面還有六七個洋人顧問,葉文瀾就立刻派人將船政衙門附近的一棟法式莊園收拾干凈,供這些隨從居住。

  下午,在葉文瀾等人陪同下,胡楚元先參觀了船政下屬船廠的設備和在造的兩艘的木艦。

  等到了晚上,他才回到船政衙門的后花園,在沈葆楨住了九年的靖海堂住下來。

  這本該是福州船政大臣才能住的地方,可胡楚元是那種當仁不讓的人,他不會和別人客氣。他也知道,何璟是故意要讓他住在這里,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船政衙門的這些官員——胡楚元就相當于福州船政大臣,在這一畝三分地上,他說了算。

  當然,胡楚元不可能像沈葆楨那樣,將所有的心思和時間都花費在福州船政。

  他現在的事業是非常龐大的,每年的穩定收益都在一千萬兩白銀以上,相當于十個福州船政衙門的撥款。

  左宗棠和何璟都明白,他們只是讓胡楚元來做兩件事,第一,掌控大局;第二,保證財政;真正的實際事務由誰來打理,他們早就安排好了。

  同治十年進士張百熙、屠仁守,光緒二年進士戴鴻慈,這些都是他們安排的人,也可以說是胡楚元的派系。

  這三個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出身于書香門第,家教淵博。張百熙是湖南長沙人,師從現任駐歐五國公使的郭嵩燾,屠仁守是湖北籍,祖父屠之申曾任直隸總督,聲望極高,他自己則師從李壽蘭,以精擅數學和西洋學說而聞名。

  戴鴻慈是廣東南海人,何璟的同鄉晚輩,年紀很輕,在京城中以知洋務而聞名。

  他們三個人進入福州船政已經有一年的時間,張百熙任銅元局會辦,屠仁守任報銷處司務,戴鴻慈任船務局理辦。

  胡楚元估摸,他就只能在這三人中尋找一個代替自己管理船政,正尋思著,顏士璋就領三名中青年官員進來。

  白天已經見過,胡楚元一眼認出是張百熙三人,就笑呵呵的道:“三位請坐吧!”

  “多謝提調!”張百熙領頭答謝一聲,帶著其他兩人一起坐下來,隨即,他就和胡楚元道:“我等三人此次前來拜見大人,正是要答謝大人的舉薦之恩。”

  三人中,張百熙的年紀最長,三十二歲,其貌不揚,瘦小精干,留著很精細的八字胡,眉毛細彎,眼神內斂。

  他身后的屠仁守也在三十歲左右,身形魁梧,看起來較為嚴肅,精氣神飽滿。戴鴻慈則不過二十四五歲的光景,身材不高,粗眉方臉,卻顯得很機敏。

  胡楚元笑了笑,道:“這有什么好謝的,我愿意是舉薦你們外出任官,造福一府一縣,沒有想到,中堂大人和總督大人居然將你們安排在這里,怕是委屈了!”

  張百熙當即道:“提調大人嚴重了,我們倒不覺得委屈。比起在京師無所事事,日日看折子,糾察錯字誤典,在這里還是能辦實事的。如今朝廷要以舉國之力振興水師,福州船政正是大有可為的地方,我們三人能在這里效力,不知道有多幸運呢。”

  屠仁守也拱手道:“是啊,提調大人,您真的言重了,能在這里理辦于國有利的實務,真讓下官心中喜悅無比。能得您的舉薦,我們更是感激不盡,以后如果有要差遣我們的事情,大人可以直說,我們必當盡力。”

  戴鴻慈則是笑道:“提調大人,下官資歷最淺,能夠出仕就已經很高興了。”

  胡楚元微微點頭,道:“那好,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福州船政對中堂大人和總督大人都是特別的重要,對朝廷則更重要,我希望三位大人能和我一起同心協力辦好船政。”

  張百熙領著屠仁守、戴鴻慈一起拱手道:“提調大人放心,大人與我們有知遇之恩,我們必將竭盡所能,為大人分憂解難!”

  聽著他們這番話,胡楚元心中暗暗高興,暗道:有親信就是爽!

  他又想,舉薦他人出仕這種事情可以多做,對他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對別人來說卻是一件終身都要感謝的大事。

  他們現在說的不過是場面話,在胡楚元正式調往福州之前,張百熙和屠仁守就已經提前將福州船政衙門的很多內幕消息捅給了胡楚元。

  此外,胡楚元也提前派人在福州打探消息,五十七名官吏的根底,他都已經摸熟。

  知道歸知道,明白歸明白,該說的還是要說,該問的還是要問,看起來多此一舉,可這就是清朝的官場規矩。

  胡楚元也很正經的和張百熙三人問道:“你們來船政衙門也有一年了,對于船政的事務應該有些了解,能不能說說船政衙門目前都有哪些麻煩事?”

  三人稍加沉吟,互相看一眼。

  過了片刻,張百熙道:“稟提調大人,船政衙門目前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積弊深重,官員貪污克扣,其次是福建水師良莠不齊,人員混雜,每年的軍餉和損耗更不小。如此一來,朝廷每年從閔海關、閔稅厘局和閔茶稅司抽調的一百一十六萬兩銀子的官款根本不抵用,僅有十幾萬兩銀子能用來造艦。”

  胡楚元心知肚明的微微點頭,和張百熙道:“你細細說吧!”

  “也好!”

  張百熙頷首,隨即就將船政衙門現有的一些問題都細致的說一番。

  福州船政衙門的官員主要分成兩類,第一種是沈葆楨早年從福建各地抽調的知府知縣,這些人目前主要負責行政事務;第二種是商吏,負責采購煤鐵機械和木料。

  在沈葆楨任內,這兩類官員都還算是克敬職守,等沈葆楨離開后,行政官員貪污受賄,商吏虛價回扣的情況就越演越烈。

  這些人想要和外面那些同級官員收受同樣的灰色收入,又沒有征稅的權利,只能在手中職權里做文章,高價買劣等煤鐵和木料機械,和商人同流合污,謀取私利回扣。

  他們每年能從中撈取十幾萬兩銀子,給福州船政衙門造成的損失卻高達幾十萬兩。

  聽張百熙逐一說完,胡楚元只在心中冷笑。

  晚清的政局中,不管是哪個衙門和官辦企業都有這種問題,船政衙門也不是一個特例。就算是將衙門里面的官員革職一空,換一批官員還是這樣,何況,這些人好歹還熟通船政的各項事務。

  胡楚元心中早有了主意,和張百熙道:“這個事情不用著急,從長計議吧。我這些天還是要繼續參觀船政的各局各廠,就由你和船務局會辦吳大人一起陪同吧!”

  張百熙也知道類似的問題在各個衙門都有,急也無用,當即點頭道:“好的,提調大人!”

  見天色不晚,胡楚元就起身送他們離開,回來就將鄭錫泰和華蘅芳請了過去,讓鄭錫泰帶人將船政衙門的所有賬目都取過來核查,華蘅芳則負責領著那些美國技術顧問,對船政衙門的生產狀況和水平進行摸底清查,盡快提交一份完整報告。

無線電子書    天下首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