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八十七章 老太太們

無線電子書    春光里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隨機推薦:

  這回是真要去了。再沒人攔著。次日,二老太太帶了兒媳,還有春瑛秋雁等一群大丫頭,外加婆子媳婦一大堆,坐了車浩浩蕩蕩地往侯府來。

  她們走得慢,消息先一步到了候府,老太太聽到底下丫頭來報,說妯娌是穿了大衣裳過來的,這樣大熱天,難道是有什么要緊事?當下也不敢怠慢,叫人給自己換了見客的衣裳,端端正正坐在上座,等了一會兒,還沒見到人影,又遣人去看二老太太一行到什么地方了。

  這時候的東府一行人,卻是叫一場鬧劇給攔住了。

  二少奶奶梁氏又在鬧正妻折磨小妾的戲碼,只是這一回,她是當著正頭婆婆安氏的面打罵崔曼如的,雖然話里口口聲聲都在說,曼如“丟了太太的臉”,她要代替婆婆教訓刁奴。但那指桑罵槐的勁頭,卻叫安氏氣得眼前發黑。

  安氏厲聲道:“曼如縱有千般不好,她也是我賞給你男人的,你打她,就是在踩我的臉!誰家有這樣的媳婦?!敢當著婆婆的面,這樣無禮!倒要說出去叫人評評理,所謂太師府上的家教,原來是這樣的!我不敢有你這樣不懂規矩的媳婦!”

  梁氏在侯府待的時間長了,對這個家的情形也有所了解,知道這個婆婆只是面上厲害,其實己身不正,有許多不合規矩的地方,又被太婆婆與公公奪了一回權,如今也只是掛著“協理”家務的名頭,偏還自以為了不起,所謂的當家主母的威望,早就不剩什么了,因此也不怕她,便冷笑道:“婆婆既有這個想法,不如跟侯爺說去?只要你們李家給我一封休書,我二話不說,立刻走人!只是當初你們拿圣上賜婚為借口,硬是將我抬進了家門,沒有圣上發話,就要休妻,我是一定要去告御狀的!若圣上不肯為我做主,我就去求太后娘娘!看是誰不懂規矩!”

  安氏聽她這么說。倒有了退縮的心思。她自然知道,當年的賜婚,皇帝有讓侯府“為君分憂”的意思,只要梁太師一脈一天不倒,侯府就不能休棄這個媳婦,鬧到太后跟前,更是討不了好。自己好不容易才重掌家務,若是因為一點小事與這個兒媳爭閑氣,又惹惱了婆婆和丈夫,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梁氏見狀,嗤笑一聲,眼中滿是不屑。安氏見了惱火,又發作不得,瞥見曼如跪在一邊,想到今天就是為了她,才把自己陷入這個尷尬境地的,便索性將怒氣都發泄到她身上:“你這丫頭怎的總叫人不省心?!這都多少回了?你就不會小心些,規矩些,好好服侍你們少爺少奶奶?!一個通房丫頭,正經連姨娘還沒掙上,倒學會跟正房奶奶爭寵了?!”更叫人生氣的是。她居然沒爭贏,自己的一番心血都白廢了!

  曼如跪在地上,滿腹委屈。她如今別說爭寵了,只要能有一天安靜日子過,就已經是天大的福份了。自從那回挨了二少爺的打,她臉上帶傷,又病了一場,自然沒法服侍男人,就叫幾個新來的丫頭給奪了寵去,二少奶奶不去發作那些人,卻偏偏來折磨她,只要見了面,不是打就是罵,她身上的傷就沒消失過。好不容易等太太重掌家務,她每日過來請安侍候,還能得享片刻安寧。誰知陪太太走在路上,也會遇到二少奶奶?她什么都沒說,什么都沒做,只不過是太太想要教訓二少奶奶,她就成了人家出氣的靶子,她真是冤枉死了!她這樣的美貌與才干,千般柔順,萬般殷勤小心,滿府里有幾個丫頭比得上?為什么她就這樣命苦?!

  聽著安氏的斥罵,她漸漸開始麻木,怨恨卻不可抑制地涌上心頭。說到底,自己今天的悲慘際遇都是拜太太和三少爺所賜,不然她現在說不定早就當上三少爺的姨娘了,可恨的是。因為自己打探到的東西不多,他們不滿意,甚至不肯出面維護她,任憑她被人欺辱!就連太太身后跟隨的那些丫頭婆子們,從前總是跟在她后面奉承討好,現在卻只當看不到。她將來若能出頭…

  安氏罵到口干,瞥見梁氏正面帶譏諷地斜眼望過來,心里又是一陣怒火:“你那是什么眼神?!”梁氏輕蔑地笑笑:“婆婆且別急著罵人,我可不是大嫂子那樣的軟性子,您要尋我的晦氣,也該有個說得過去的名頭才是。”安氏恨得要打人,丫頭們見情形不妙,忙上前拉的拉,勸的勸,當中的芍藥忽然看到二老太太一行人就站在不遠處,都陰沉著臉望過來,心中咯噔一聲,迅速對安氏道:“太太,二老太太和二太太正看著呢!”

  安氏馬上停了手,轉頭一去,果然連二老太太和妯娌卓氏都在,而且一大幫丫頭婆子都看到了,不由得面紅耳赤。迅速整了整有些松亂的頭發,擠出一個微笑,走過去向二老太太請安。

  二老太太和二太太卓氏方才站在那里,已經看了一段時間,后者不動聲色,不提方才的事,也沒理會安氏的眼神,只是眼觀鼻,鼻觀心地垂目望向地下。前者則一直盯著安氏,直盯到她身上發毛,才收回視線。淡淡地道:“何苦這樣不尊重?你做婆婆的,居然容許兒媳婦這樣頂撞你,別人知道了,恐怕都以為是笑話呢!”

  安氏咬咬牙:“嬸娘,都是小輩們不懂規矩,讓您見笑了!你今兒是來看望我們老太太的?”二老太太沒回答,只是拿眼去盯著梁氏。梁氏認得她是誰,雖然沒好氣,但也還是照禮數上來拜見了。

  卓氏見婆婆不吭聲,安氏表情很是尷尬,便代為回答:“天長無聊,隨便拉拉家常罷了。”春瑛在旁邊輕輕扯了扯二老太太的袖子,后者察覺到,便收回了視線,道:“屋里人犯了錯,做正房奶奶的,在自家院子里教訓就是了,何苦要鬧到眾人跟前,叫人看笑話!”說罷就繼續往目的地走。梁氏不服氣,要再行爭辯,誰知東府的人魚貫而過,沒人答理她,氣得她滿面通紅。

  安氏忙帶了人跟上去,曼如跪在地上哭,忽然發現眾人都走了,梁氏正目光不善地望過來,忙不迭也起身追了上去。

  到了侯府老太太的屋子,老太太早已等得不耐煩了,才彼此見了禮,坐下寒暄幾句話,她便急急問道:“方才是怎么了?我早就知道你們進府了,怎的耽擱到這時候?有人跟我說,似乎看到老2媳婦跟你們在一塊兒?”

  不等東府婆媳倆說什么,安氏便哭道:“老太太,請您給媳婦兒做主,媳婦被老2媳婦欺負到頭上來了!”她將梁氏在路上相遇時如何無禮,還把那“休妻”的言論也都一一說了出來。

  老太太氣得直發抖:“她真是這么說的?!”她可憐的二孫子!從小兒沒受過這種委屈。什么叫硬將她抬進門?!她以為慶國侯府很樂意娶她這樣的媳婦?!小小年紀,就心高氣傲,膽敢勾引皇帝,又是奸臣之女,他們慶國侯府是為了皇帝的大計,才勉強娶她進門的!

  安氏還在那里添油加醋:“嬸娘和弟妹都在場,許多人都聽到了。母親,并不是媳婦不愿體貼孩子,實在是…敞哥兒兩口子的言行叫人傷心啊!”

  “行了行了!”老太太一聽她這話,就知道她要說什么了,心中膩歪得很,只是一轉頭望向老妯娌,便覺得臉上辣辣的:“叫弟妹看笑話了,這真是…家門不幸!”

  二老太太非常淡定地道:“小孩子家不懂事,教教就好了。侄兒媳婦何必傷心?媳婦兒扶你嫂子回屋歇歇,多開解一下,我陪你嬸娘說說話。”

  卓氏會意地應了,笑著拉走了安氏,春瑛則收到二老太太的眼色,把跟來的人大都打發到院里去,只有秋雁和她留了下來。

  老太太一見這個架勢,便知道妯娌是要說正事了,忙將身邊捶腿、倒茶、遞手巾等一眾丫頭也都打發出去,只留下瑪瑙和琥珀,然后命暖玉守住門口。

  等眾人各就各位,她才對二老太太笑問:“弟妹可是有話要與我說?”

  二老太太點點頭:“你可知道近日有個傳聞,說你們家攸哥兒跟范家閨女兩情相悅的?如今越傳越玄,后街上的人家都知道了,連外頭也有人知道。我媳婦在別家做客,就聽到其他女眷在議論這件事。”

  老太太大吃一驚:“此話當真?!我可一點沒看出痕跡來!”又有些惋惜,“熙如是討人喜歡,可我們家的情形,恐怕還是弟妹那個娘家侄孫女兒更合適些。”

  二老太太臉色有些冷:“嫂子就不必掂記了,淑兒的親事,她父親已經有了主意,不敢高攀慶國侯府。只是這個謠言不是真的,真真切切,攸哥兒壓根兒就沒看上范家閨女!”

  她將自己所知道的來龍去脈簡單說了一遍,卻沒點出安氏是背后黑手,只說議論的人里,有不少是安氏身邊的人:“興許是侄兒媳婦平日里不謹慎,漏了口風,叫旁人聽了去,誤以為攸哥兒跟范家閨女有情,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這樣的事,鬧出來了,未免要叫人笑話我們李家沒有規矩,親戚家好好的女孩子,到了咱們家里,就出了有損名節的丑事。攸哥兒小時候頑皮,名聲在京中說不上好,如今再出了這件事,往后就叫人誤以為是個輕浮浪子了,想要再求學問,爭個好功名,只怕也入不了那些有學問的人的眼!若是族里知道,還不知道有什么話說呢。”

  老太太也是積年的老人了,怎么可能聽不出她話里的潛臺詞?當下臉就黑了,沉默了半日,才冒出一句:“這么說來…攸哥兒他娘…是看上熙如了?”

  “誰知道是不是呢?”二老太太嘆道,“范家女兒不是說,要跟王府定親么?就怕這事兒鬧出來,會壞了她的姻緣。兩家是姻親,我知道嫂子有多疼先前那個媳婦,也不好說什么,若是兩家人因此生分了,著實可惜。其實那孩子我看了還好,若真能嫁給攸哥兒,倒也是件好事。你可別再提我那侄孫女兒了,淑兒年紀大了些,容貌也不出眾,倒是孝心難得,不忍拋下父母兄弟的,只怕要在原籍找人家呢。”

  老太太閉了嘴,旁邊聽得發呆的瑪瑙忽然想起一件事,只是不知該不該說出來,面露難色,前者發現了,便皺了眉頭:“有話就說!”瑪瑙忙道:“前幾天晚上…老太太叫奴婢將一封信拿到二門上,奴婢在那里遇到太太了,奴婢囑咐那人時,太太還看了奴婢一眼。”

  老太太一聽,便知道是自己將孫子和海家女兒的八字送出去問人的事被兒媳婦知道了,頓時心中酸澀無比。難道是自己的急切導致了事情的發生?

  想了想,她才慢慢地道:“這件事…是章兒媳婦疏忽了,我會教訓她的,只是事情該如何處置,弟妹可有什么章程?”她半是試探半是詢問地看著妯娌。

  二老太太知道她在猜忌自己的用意了,淡淡一笑:“我能有什么章程?這件事說到底是嫂子的家事,只是我媳婦先前管著家,出了這種事,她難辭其咎,加上消息傳出去,對我孫子孫女的婚事也有妨礙,才多管了閑事罷了。該如何處置,自然是嫂子拿主意。”

  聽她這么說,老太太倒不好意思了,忙扯開了話題:“其實我也煩惱得緊,這件事說到底是章兒媳婦的錯,若不是她冒冒失失的,哪有這許多麻煩?”

  二老太太正色道:“話雖如此,只是如今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還是趕緊將謠言止住,才是正理,不然范家閨女的親事有礙,侯府也跟郡王府結了怨,咱們兩府里的孩子,還不知道要受多少連累呢!只怕靖王妃娘娘知道,心里就更難受了。”

  老太太連忙點頭:“弟妹說得是。”便叫過琥珀:“去把你們太太請來。”

  安氏回來時,眼圈還是紅的,卓氏見過禮,便退到婆婆身后去了,只留下她一個站在堂中,看到婆婆老妯娌倆都端坐在上,面無表情地看著自己,屋里只留下四個大丫頭,還有兩個丫頭在門口守著,外頭的人一個也不許接近,顯然是有大事發生。她心中惴惴的,干笑地問:“母親這是…有什么吩咐?”

  (今天改版嗎?差點沒登進來…)。.。

無線電子書    春光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