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章 武公

無線電子書    重生之武大郎玩轉宋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009章武公  河北滄州城南百里,郁郁蔥蔥的樹木之中,有好大一片莊院,青磚瓦房,占地廣闊,粉墻黛瓦楊柳掩映,端的氣派無比。這就是“大宋第一世家”柴家的莊院,方圓數千畝土地皆歸柴家。

  說起柴家,要從大宋開國說起,柴家祖上乃是后周皇帝,宋太祖本是后周武將,后發動陳橋兵變,奪了柴家的江山,不過太祖還算寬厚,感念柴家對自己知遇之恩,對之子孫并不斬盡殺絕,而是加倍恩寵,每年對柴家的供養就不必提了,還賜給柴家“誓書鐵券”,這可是超級護身符,除非殺官造反,否則一概免罪。

  開始柴家自然戰戰兢兢,就怕惹惱太祖,被尋個由頭抄家,不過太祖所發誓言卻是真心,對柴家確實寬厚無比,幾代以后,柴家也漸漸適應了自己的角色,安心過起了自己的豪族生活。一個有“誓書鐵券”護身的超級世家裊裊升起。如今的柴家在滄州更是土皇帝一般,旁人是正眼也不敢望上一眼的。

  柴家家主柴進,自幼好武,拜過無數名師,江湖人稱“小旋風”,此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甄須,幼小時相面先生言道他有“九五至尊”之相,第二日算命先生就失足落水,真是死的糊里糊涂。

  柴進仗義瑰對,江專愛結交江湖好漢,養了無數莊客,其中不乏好手,滄州乃囚犯發配流放之地,柴進如魚得水,這些年下來,也不知道多少有本事的囚犯投入柴大官人莊中,柴進名聲響徹江湖。北方好漢無人不曉滄州柴大官人之名。

  一間裝飾華麗的偏廳內。柴進端起青花白玉茶杯,慢條斯理映了一口,淡然道:“有事就說吧。”

  下首漢子穿淡青綢緞錦裝,雙目有神,看起來十分精悍,“回大官人,大名留守更易,盧員外問起咱們的生意是不是暫時緩緩?”

  柴進皺起眉頭:“貴王到了么?”

  漢子回道:“怕是這幾日就該到了。”

  柴進點點頭:“久聞貴王大名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那本事。”說著一聲冷笑,看起來甚是不屑,“盧員外也太小心了,去回話吧,就說我柴進說的,一切有我,不必擔心!”

  漢子應諾。柴進又道:“請西門先生敘話。”漢子行禮退下。

  不多時,偏廳門一響,進來一位白面文士,生得倒也周正;只是左邊面頰上燙出一塊金色字跡,顯見充軍發配過。

  柴進見了來人,面色登和,笑道:“先生請坐!”

  文士告個罪,坐在下首。“大官人喚小人來?不知所為何事?”

  柴進道:“自先生進入敝莊,可是幫了我老大的忙,柴進好生感激。”

  文士連道不敢,柴進接著道:“過幾日東邊莊子地租子還需先生跑一趟,事先言明一聲,免得秋后那些佃戶吵鬧。”

  文士微微點頭:“一切交給小人就是。”

  柴進站起身:“如此就多勞先生了,柴進還有事…”文士急忙起身告辭。

  文士出了偏廳。外面下人紛紛施禮問好,這可是大官人面前最得寵地紅人,誰敢不上前巴結。文士一一點頭回應,走過回廊,到一僻靜之所,文士站住身形,長吁口氣,眼睛不由自主的向南方看去,目光中滿是惡毒:“陽谷!武大!我會回來的!…”

  不消說,文士正是西門慶。被發配滄州后,西門慶聞得柴進名氣,費了頗多周折接近柴進,西門慶經商頗有些門道,加之很曉得人情世故,漸漸成為柴進的心腹,負責打理柴家各項明面上的生意,西門慶也不負柴進所望,倒是把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條,甚為柴進賞識,前些日子更有柴進作主,娶了一富孀孟玉樓,孟玉樓本是布販子楊某的當家娘子,楊某販布死于他鄉遺留下大筆資財,如今也全歸了西門慶名下。

  西門慶雖然在滄州風光一時,小日子過的有聲有色,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如何回陽谷整治武大,現如今自己有柴大官人撐腰,小小武大自是手到擒來,只是刑期未滿,不能回陽谷,在滄州囚營有柴大官人告病,自己盡可在外逍遙,若回陽谷,被當地人發現,不免生出事端。

  愈是不能回陽谷,西門慶心中恨意愈濃,每日思起都是咬牙切齒,一天天數著日子,只等回陽谷揚眉吐氣。

  大名府,人口數十萬,宋朝人口集中,汴京人口過百萬,人口過二十萬地州府有六,大名府為其中之一,人口多,自然商業繁榮,店鋪林立,行人如織,一副太平盛世景象。

  大名府府衙坐落在城東人煙稀少之地,或許懾于此處威壓,城東店鋪稀落,比之南城北城大有不如。

  府衙后堂,武植和幾女正在談笑,其樂融融,千葉子坐在金蓮懷里,豎著耳朵聽幾人說話,也不知道她能不能聽懂。當日金蓮見到千葉子,喜歡的不行,千葉子也喜歡這位溫柔漂亮的仙女,去了和徐競學話,就終日膩在金蓮身邊。

  金蓮用手梳理著千葉子的青絲,笑道:“小葉子長大了怕是比咱們都要好看…”

  七巧過去捏捏千葉子小臉蛋兒,“小丫頭長大肯定迷死人了!”

  千葉子氣嘟嘟的打落七巧的手,扭頭不理她。金蓮四女中,千葉子不知怎的,就是和七巧不對路,或許是看七巧和武植太過親昵,小姑娘恨屋及屋,連帶也恨上七巧了。偏生七巧就愛逗弄她,常常把千葉子急地掉淚。

  七巧討個無趣,卻不在意,嘻嘻一笑,揪了千葉子小耳朵一把,在千葉子沖她發火以前。“噌”一下跳回了座椅。

  千葉子狠狠瞪了她一眼。“壞人!”

  眾人皆笑,金蓮親了千葉子臉蛋一口,對七巧道:“妹妹老這般調皮,還不如小葉子文靜。”

  七巧不滿的道:“有了小葉子,姐姐都不疼我了,以后七巧也安安靜靜好了!”

  武植笑道:“調皮才是本色,七巧莫聽你大姐的…”

  金蓮笑看武植:“相公偏心哦,七巧如今卻是相公的心肝寶貝。金蓮說都不能說了。”

  七巧嬉笑一聲,雖知金蓮說笑,心中還是一陣甜蜜。

  武植道:“我還沒說完呢,七巧莫聽你大姐的,上房揭瓦才是你地強項,若是安靜下來會嚇死人地!”

  眾女一陣嬌笑,七巧氣得瞪大了眼睛看著武植:“晚上你別來碰我!”笑聲嘎然而止。緊接著一陣轟堂大笑,把武植笑得老臉通紅,尷尬不已。幾女倒是習慣七巧的組線條了,對她時時冒出驚人之語已不在意,只覺好笑。可是在玄靜和竹兒面前,武植怎么也抹不開臉面。

  正尷尬間,忽聽“咚,咚,咚…”。一陣鼓聲響起。

  武植皺起眉頭:“大白天誰在敲鼓?還敢跑來府衙附近吵鬧,莫非沒王法了?”

  七巧道:“本姑娘去看看!教訓這些閑人一把!”她喜熱鬧,好久沒動過手了,此時不免技癢。玄靜急忙拉住她:“老師現在是地方大員,管一方平安,你別亂惹事!”

  金蓮也道:“是啊,相公是大名留守。大名府百官表率,可不能再跟以前一樣,動輒出手傷人!”想起當日用磚頭拍倒潑皮的武大竟然成為一方大員,管理百萬人…心中不覺好笑,相公,做得好嗎?

  說話間,鼓聲越發響亮,幾女均掩起耳朵,

  武植皺起眉頭:“哪里來地雜碎?是給武某下馬威嗎?”騰得站起來。“我去看看!”

  “老爺…”竹兒輕聲喚道,欲言又止。

  武植道:“什么事?快些說!老爺急著呢!”

  竹兒怯怯道:“竹兒聽說百姓告狀時要擊鼓的,又叫做擊鼓鳴冤,老爺是大名府尹,外面是不是有人在大堂前擊鼓呢?”

  武植“啊!”的一聲,這才想起,自己如今是大名守備兼府尹,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以前自己倒也上過大堂,但無親身經歷,又哪想得起鼓聲卻是有人在堂前鳴冤?

  金蓮幾女莞爾,七巧更是笑道:“姐夫一看就是糊涂官,第一天上任就要去教訓喊冤百姓…”

  武植哼了一聲,也不理她,夸贊竹兒道:“竹兒就是聰明,敢明兒老爺給你買些好東西!”說著話匆匆走出。

  竹兒被武植夸獎,眼中閃過喜悅的光芒,七巧湊過來學著武植樣子,粗聲粗氣道:“竹兒就是聰明,敢明兒老爺好好疼你!”竹兒大羞,低頭不語。

  玄靜無奈地嘆氣,成了親的人還這般頑劣,不知道七巧什么時候才能長大。

  金蓮看看天色,點點千葉子小鼻子,笑道:“是竹兒和小葉子去書房地時辰了。”

  武植離京后,徐競推薦了他一名學生教授竹兒和千葉子,他那學生并無功名,可以隨武植赴任,武植欣然同意。

  竹兒牽起千葉子小手離去,七巧突然皺起了眉頭:“金蓮姐,我看那小白臉不是什么好東西!”七巧見過徐競學生,把他稱為“小白臉”。

  金蓮和玄靜不似七巧愛湊熱鬧,和徐競學生也不曾會面,這幾日卻是老聽七巧嘮叨,金蓮笑道:“秦先生又怎么惹妹妹了?”

  七巧撇嘴,不屑道:“惹我?他也配?”

  玄靜問道:“那你怎么說人家不是好東西?”

  七巧道:“眼神不正,老是亂轉,看著就不是好人!還是不要他教竹兒的好,最好還是本姑娘出馬,保證把竹兒教會!”

  金蓮和玄靜本來聽七巧前面的話都在默默思索,可一聽到七巧最后一句話,兩人不由相視莞爾,笑著搖頭。說來說去七巧還是想禍害竹兒罷了。

  府衙大堂。武植正襟危坐,紫色官服,黑色官帽,兩根長翅左右分開,添了幾分威風,兩旁衙役的“威武”聲中,堂外喊冤之人被帶了上來。

  武植似模似樣的一拍案木,喝道:“堂下所跪何人?有何冤情?”心中一陣自得。不知道后世會不會有“武青天”地傳說,有沒有人會去寫《武公案。

  “小人張三娃,并無冤情!”堂下漢子抬起頭,熱切地打量武植,把武植直看得心里發毛,這位不是“同志”吧?

  聽他說“并無冤情”,武植奇道:“既無冤情。你為何擊鼓?”

  張三娃又望了武植幾眼,俯首道:“小人久仰貴王大名,常以未能見貴王一面為憾!聽聞貴王知大名府,小人喜不自勝,今日擊鼓只為見貴王千歲一面,如今小人得償夙愿,再無他求!請貴王治草民罪!”

  武植聽完三娃地“慷慨陳辭”,久久無語,真想下去踹他幾腳。沒事兒亂敲鼓,打擾自己溫存,這不是找踹嗎?

  想起自己不通大宋律法,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治罪?嘆口氣,看來這些日子有得忙的了,還要抓空子研讀大宋律法啊!眼睛望向旁側桌后的韓通判,“韓通判。此人依律該如何定罪?”

  韓通判站起來畢恭畢敬道:“回王爺話,此人可以擾亂公堂治罪,刑仗不等,全由王爺裁決!”

  武植點點頭,韓通判倒也機靈,刑仗不等,數目要自己決斷。大宋律法地空子卻是太好鉆了,拿起案木,真想喝令眾人拉他出去脊杖三十,想想人家也無惡意。只不過想見見自己而已,思量了一下道:“念你初犯!脊杖五棒,若有下次,決不輕饒!”

  張三娃磕個頭:“謝王爺開恩!”喜氣洋洋的去受刑,把武植看得一陣郁悶,這時代就有“追星族”了?自己成明星了么?

  武植正想退堂,忽聽外面鼓聲又起,無奈坐下,把人帶上來,叫做李四由,說辭和張三娃一模一樣,也是并無冤情,只求一見貴王,武植這下惱了,再不客氣,脊杖十棍,李四由被帶下去后,又來一人##貴王喊冤,武植一怒,脊杖三十,又傳令下去無頌狀者一律擋在堂外,誰知三十脊杖也壓不下“追星族”熱潮,又有人帶頌狀入堂,上堂后才言道那狀子是假的,把武植氣得險些吐血,命人關了府衙大門,郁悶的走回后堂。

  后堂內,鶯聲燕語,金蓮,七巧,玄靜三女圍坐在桌前,把那桌面鋪上錦絲綢緞,每人手里拿幾張紙牌,嘰嘰喳喳地笑鬧不休。

  武植愁眉苦臉地進來,幾女玩兒的興起,競是無人理睬,呆呆望著錦繡屏風出神,金蓮抬頭見武植悶悶不樂,望著屏風上仕女圖發呆,急忙放下手中紙牌,“相公為何煩惱?”

  七巧和玄靜也關心的看過來,武植嘆口氣,走到桌前坐下,把今天的事由講給三女,三女聽罷,都忍不住笑起來,金蓮道:“相公名氣大固然好,就是這般下去,未免耽誤了相公的公事!”

  武植雙手一攤:“誰說不是?這府尹做的忒也郁悶,感覺倒成了動物園地猴子一般。”

  “動物園?”三女面面相覷。

  武植咳了幾聲,“這個…我準備興建一處園林,捉些奇珍異獸,供人觀賞,從中收取費用,名為‘動物園’。”

  金蓮低聲道:“相公想法雖好,可是未免市儈,珍奇走獸又豈能用銀錢估價?”

  武植本就是順口圓謊,聽金蓮一說自然扯起順風旗,“既然金蓮認為不妥,此事就櫚下吧,當我沒說,呵呵。”

  金蓮做夢沒想到一向極有主見地相公會聽自己一句話就改了主意,竟然一下慌了,連聲道:“相公若認為此事可行,只管去做,金蓮什么也不懂,隨便說說的。”

  武植斬釘截鐵:“金蓮既然說不行,那就不行!行也不行!”

  金蓮心里甜得如吃了蜜糖,若不是有七巧和玄靜在,只怕會馬上撲進武植懷里。七巧嘟起嘴。狠狠拉扯桌上錦緞。覺得姐夫太偏心了,怎么就從來沒聽過自己的話?

  武植見七巧發脾氣,暗暗好笑,對七巧笑道:“七巧,你最聰明了,幫我出個主意,怎么擺脫眼前的困境,令大名府百姓都安生些!”

  七巧馬上喜笑顏開。笑道:“讓本姑娘想上一想…”美滋滋歪著腦袋幫武植想辦法。

  玄靜好笑的看著七巧,忽然心中一陣寂寥,感覺自己如同外人一般,笑也好,鬧也好,人家才是真正的一家人,此時地自己顯得這么多余。

  “戴面具好了!”七巧想了會兒說道。

  金蓮奇道:“什么面具?”她并不知道腥風血雨中地三面具組合。

  七巧笑道:“沒什么啦,幫姐夫做個面具啊,戴上不就成了?那些閑人見不到姐夫樣子,自然不會再來鼓噪。”心中微微得意,這是姐夫和自己還有玄靜姐的小秘密,金蓮姐不知道,嘻嘻。

  武植搖頭道:“哪有帶面具上公堂地,這不是胡鬧么?”

  “那還是變成丑八怪好了!”七巧歪頭道。

  金蓮和玄靜大感詫異,異口同聲道:“變丑八怪?”

  七巧得意一笑:“你們問姐夫!”

  金蓮和玄靜都把疑問的眼神投向武植。武植無奈的道:“安道全你們還記得吧,他有味藥,可以把面目變得丑惡…”

  玄靜道:“這也不妥當吧,就算變得丑惡不過是見不到老師的本來面目罷了,而且貴王是丑八怪的消息傳出去,怕是來看的人會越發多了。”

  武植和金蓮點頭,七巧無奈道:“那就只有最后一個法子了!”

  武植忙問道:“什么法子?”

  “裝病!”

  裝病?武植眼睛一亮。漸漸有了主意。看看桌上散落地牌,笑道:“來,我教你們一個新玩法,四個人玩兒地!”

  三女大喜,急忙拉武植入座。

  紙牌是京城時某位夫人送的,并教了幾女一些京城流行的玩法,當時幾女覺得好好玩,每日都要鏖戰,后來武植見到,直笑幾女幼稚。說這些玩法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別人不說話,七巧自然是不服的,和武植爭辯,最后武植無奈,教她們了一種玩法,幾百年沉淀積累的玩法又豈是短短時間內京城那些貴族自創玩法可比?眾女學會后盡皆嘆服。此時聽武植又要教新玩法,當然歡喜。

  當下洗牌發牌,淺笑低語,邊聽武植講解邊說笑玩耍…

  當日晚間,武植請韓通判過府吃酒,席間只有他二人,開始韓通判十分拘謹,但武植刻意結交,韓通判喜不自勝,二人推杯換盞,酒到杯干。

  通判一職,相當于州府二把手,本是為防止知州,知府權位過重所設。州、府一級發出公文,必須通判簽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牽掣一下知州和知府地權力。是以通判雖品級不高,職權卻是不小,也不見得就比知府弱勢多少。

  但大名府通判卻自不同,武植是親王出任府尹,韓通判膽子再大也不敢牽掣貴王,除非武植真惹出天大麻煩,否則韓通判是斷不會和貴王過不去的。

  酒過三巡,武植嘆氣道:“韓大人,今日公堂上之事你也見到了,本王實在是有些上火啊!”

  韓通判陪笑道:“貴王之名天下皆聞,也怨不得那些百姓,就是下官也急于一睹貴王風采,若不是有幸與千歲同僚,下官寧可挨板子也要見見貴王千歲的。”他不知武植脾性,擔心惹火了武植會重責那些百姓,若鬧出什么人命之事可是不妙,是以趕緊出言排解。

  武植笑笑:“說是這般說,只是本王以后如何公干?”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無線電子書    重生之武大郎玩轉宋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