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12章 布局(上)

無線電子書    明末邊軍一小兵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此次入衛,我舜鄉軍戰逝世將士一千四百二十五人,傷殘者二百六十七人。依定國將軍之令,大軍班師回州,祭拜殉國將士之后,依律給傷亡將士撫恤。”

  “戰逝世者,每家撫恤安家銀五十兩,傷殘者,每家撫恤安家銀三十兩,視其家人遺孀懇求,或一次支給,或按月支給。大部分遺孀家屬,都愿意按年月領取。

  “此為安家銀兩,又有其家屬每月撫恤糧米,每月每口供給五斗,遺孀奉養終身,其子嗣,奉養其成年戴冠。”

  遲大成沒有絲毫表情的聲音不斷傳來,在寬廣的大堂內回蕩:“將軍仁慈,又給傷殘將士家口地步免稅三年,日后各堡耕田隊免費幫其耕種,加上傷亡將士各殺奴分賞優先分取,其家小己可終身衣食無憂。”

  遲大成說完后,向王斗作了一揖,然后自己坐下。

  堂內竊竊私語,均覺舜鄉軍撫恤之優厚,在此時的大明各軍當排首位,可與當年的戚家軍相提并論。家小無后顧之憂,這也是舜鄉軍戰力出眾的原因之一。

  州城管屯官張貴與僉書官田昌國坐在一起,田昌國還是那樣的骨瘦如柴,不過此時往日他兩個似醒未醒的大泡眼卻是炯炯有神。

  第一次,自己獲邀參加定國將軍的議事,這是難得的光榮,代表自己同樣成為定國將軍核心一員。機會極為難得,田昌國怎能不圓睜自己雙目,專心致志的聽講?

  聽著遲大成在那款款而談,田昌國心坎一陣一陣的戰栗,王斗暗藏的實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僅聽那些奪回來的銀兩糧草人口就讓人不寒而栗,這些收獲在未來消化之后,定國將軍的實力會膨脹到哪一步?

  田昌國暗暗慶幸幾年前自己沒有參與兵變謀亂,又極力向王斗靠攏,才得到現在這個器重接近的機會。

  他與張貴二人交頭接耳一陣,張貴站起身來,向王斗拱手道:“將軍,下官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王斗道:“張僉事請講。”

  張貴道:“將軍,諸位大人,下官不才,蒙將軍授于州城管屯官之職。下官認為,我舜鄉軍撫恤過重,先有安家銀,每月又有安慰糧米,殺敵分賞還不論,如此優厚,未來恐會增長軍中累贅。”

  “大明這個世道,拉來一個人就可當兵,陣亡幾個人,給個幾兩撫恤銀己是仁厚。…當然了,將軍的仁慈寬厚是別的將官不能比的,不過下官認為,別的不說,那傷殘將士家口地步免稅三年大可不必,有那些撫恤糧米己是足夠。”

  他這話說完,田昌國也是站起身來,對王斗點頭哈腰道:“將軍,下官也是這個意思,我舜鄉軍給的傷亡撫恤己經夠多了,地步免稅,下官認為有待商議。”

  二人剛說完,高史銀己是跳了起來,涿州與平谷之戰后,他升為保安衛指揮僉事,未來部隊整編,他也定是堂堂一千總,與田昌國,張貴等人平起平坐。

  雖說張貴以前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不過那又怎么樣?以前張貴還是定國將軍的頂頭上司呢,此一時彼一時。

  經過幾場大戰,高史銀深深熟悉到麾下部隊軍心士氣的重要,王斗給傷亡將士免稅數年,定可更增進部隊的凝聚力,加強他們的戰斗力,對他們這些管軍將官來說,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至于未來部隊的累贅,那不是他管轄的領域。

  他先對王斗恭敬施了一禮,然后對張貴怒道:“張僉事,給傷殘將士家口地步免稅三年,這是將軍親自擬下的,那是他老人家的仁厚,對將士的體恤之心。不就是地步免稅三年,一千多將士的地步,也不會少收多少糧米?你跳出來反對,這是什么意思?”

  他說到最后,己經有些咬牙切齒,連臉上的橫肉都在抖動。

  坐于位上的鐘顯才細聲細氣道:“我贊成高僉事的意見,雖說將士有分下撫恤銀米,不過若地步再免稅三年,可更得將士之心。”

  鐘顯才是僅次于韓朝,高史銀等人最早在靖邊堡追隨王斗的老人,有他的出言支撐,高史銀立時腰桿一下硬了許多。

  孫三杰道:“我也贊成高僉事的意見。”

  高史銀更是洋洋自得。

  張貴瞟了高史銀一眼,說道:“有道是升米恩,斗米仇。你給我一升米,沒讓我餓逝世,我感謝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給了我一斗米,就能給更多,你不持續多給,那你就是仇人。”

  “我舜鄉軍都是好漢,當然不會涌現這等忘恩負義之輩,不過高僉事不當家不知柴木貴。此次入衛,我舜鄉軍傷亡近兩千人。將軍是英雄人物,大明處處離不開將軍。未來確定要出外不斷打仗,將士的傷亡會越來越多,先是一千多將士地步免稅,未來會有多少?這積少成多的…下官提出這個意見,也是一片公心,防患于未然。”

  田昌國在旁邊道:“就是就是,張僉事的話,當是老成謀國之言。”

  王斗靜靜聽著張貴說話,看他說得口味橫飛,慷慨激昂。他卻知道張貴此人外貌威猛,短須戟張,豹眼圓睜長得就象張飛,其實卻是粗中有細,非常精明的一個人。他刻意體現自己與眾將不和,頗有深意。

  他點點頭,放下手中的茶盞站了起來,立時堂內爭辯各人閉嘴,恭敬肅立。

  王斗在堂內負手踱步,他來到窗口,外面淅淅瀝瀝的雨聲不斷,雨幕綿延,堂前樹木,臺階上的石板被沖洗的干凈無比。

  王斗負手在窗前看了良久,堂內各人靜靜看著他的背影,不敢出聲一言。

  好久,王斗轉身回來,他嘆道:“屈子曾有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本將每讀史,也總感于民生之苦,有道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斗不才,愿與諸君共勉,盡量讓治下軍戶百姓,日子過得好些。”

  他的聲音在堂內回蕩:“那些傷殘將士,也曾是我保安州的軍戶百姓,此次國戰,他們的家小,或失去自家的子弟,或是傷殘不能勞作。本將心中憐恤,盡綿薄之力,便是以后再艱巨,我也會想方設法,讓這些傷亡將士家小,能夠衣食周全,不再有饑寒之苦。也讓我活著的舜鄉軍戰士,再無后顧之憂慮。”

  堂內各人一齊站起身來,面上皆是動容激動之色,他們齊聲道:“將軍仁厚,世所罕見,我等能追隨將軍,實是幸事。”

  張貴更是哽咽,他拜倒在地:“與將軍相比,下官醒覺自己真乃井底之蛙,慚愧,慚愧。”

  王斗伸出雙手虛虛攙扶:“眾將請起。”

  又過去親手扶起張貴:“拾遺補缺,勇敢直言,張僉事也是一片公心,請起。”

  張貴痛哭流涕起身。

  眾人又坐定后,位于大堂右側上首的令吏馮大昌微笑起身。

  他動作俏麗對王斗深施一禮,又對堂內各人微笑點頭,然后展開手中一份公文:“將軍,自三月下真定府與保定府各獲救百姓解回保安州,學生連日與令吏廳諸同僚詳加統計。”

  “連帶流井寨數月收留之兩萬五千余災民,我保安州新增口數二十三萬六千五百四十七人。這些丁口,多為壯男壯女,以壯男居多,有丁十三萬一千六百余口。壯婦八萬八千七百余口,余下的為老弱,多為流井寨收留內中災民。”

  “這二十三萬災民百姓,安置在張家堡,舜鄉堡,五堡,礬山四地,未來如何,請將軍定奪。”

  說完后,他又對堂內各人微笑點頭,含笑坐下。

  張貴咳嗽一聲,拿出一份厚厚公文,為了今日這場會議,他己經精心準備好久,他起身對王斗作了一揖,說道:“將軍,關于這些丁口的安置,下官曾與林大人詳加商議,眼下我保安州有口十萬眾,州城的地步,早己開墾完畢。要安置這些百姓,唯有朝向周邊衛所發展,正好將軍鎮守宣鎮東路,設立屯所,安置軍戶,名正言順。”

  他說道:“將軍鎮守之東路,治下有保安州城、保安衛城、懷來城、永寧城,延慶城諸地,各處荒地眾多,大可設立軍屯,安置百姓,屯糧屯兵。下官的意思,每一千戶設立屯堡一處,以一千戶五、六千口計,只需設立屯堡五十處,便可將這二十余萬百姓安置完畢。此戰我舜鄉軍奪回的糧草耕牛眾多,要安置這些百姓,想必輕易。”

  “當然,這些救回來的百姓,很多都是單丁散戶,可效防州城之策,讓他們配對成親,勉勵他們生育,未來繁衍子嗣,也可增長我宣鎮東路的丁口,詳情種種,下官己粗粗擬定方略,請將軍過目。”

  說著張貴恭敬地將手案遞給謝一科,讓他轉給王斗。

  王斗接過文案瀏覽,其實他心坎早有自己的全局戰略,這些天也一直在思考未來全部宣府鎮東路的執政綱領,整體的軍政民務方案等,不過聽聽部下的意見也好。

  轉載的小說明末邊軍一小兵只是為了宣傳這部部優秀的小說,讓更多的讀者分享閱讀的快樂,領略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同時也為這部小說大作明末邊軍一小兵做個推廣。明末邊軍一小兵的所有文字、圖片、評論版權都歸明末邊軍一小兵作者所有,若您對的轉載行為有任何疑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確認信息后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無線電子書    明末邊軍一小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